鍾飲文專業釋疑疫苗相關問題。(合成圖/翻攝自中和紀念醫院網站、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本土疫情趨緩,近來已有部分民眾接種過AZ疫苗(AstraZeneca)及莫德納疫苗(Moderna),眾人對注射方式及相關副作用充滿好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運用圖卡給出詳盡解析,同時解釋,若搓揉注射部位恐造成局部紅腫加劇,慘的是疫苗還會因遭受破壞抗體不足,無法提供好的保護力。
高雄市政府今(4)日下午召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針對接種疫苗相關問題,邀請鍾飲文提供專業解析。他指出,截至昨(3)日全台已有約227萬人接種過新冠疫苗,覆蓋率接近12%。人體皮膚構造為表皮、真皮、脂肪組織、靜脈血管和肌肉層組成,常見疫苗注射方式分3種,現在常見注射方式為「肌肉注射」。
鍾飲文指出,「皮內注射」是打在真皮層、「皮下注射」則在脂肪組織,「肌肉注射」是直接打進肌肉層,3者的施打角度及注射量各不同。其中,新冠疫苗採取90度肌肉注射的原因,是此方法容許比較多的注射量,打進肌肉層不良反應較輕且能得到較好的免疫反應。他提醒,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民眾,接受肌肉注射恐有出血風險,注射處按壓時間比較久。
常聽醫護人員交代,打完新冠疫苗「按壓就好不要揉」,鍾飲文解釋,由於疫苗打在肌肉是為了刺激、訓練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病毒並形成抗體。揉下去不僅造成局部紅腫得更厲害,疫苗也會快速被局部微血管吸收、受到破壞,產生抗體不足,也就無法提供好的保護力。而這純粹是副作用會增強及削弱保護力的問題,與是否造成血栓無關。
鍾飲文觀察,截至6月13日統計資料,80歲以上長者染疫重症率達43%,致死率也有26.9%,也就是四分之一的危險性。然而最新資料顯示,75歲以上長者重症率高達51.9%,致死率是26.3%,這也是政府極力呼籲長輩接種新冠疫苗的原因。
針對眾所關心的疫苗副作用,鍾飲文指出,少部分AZ疫苗會造成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症,莫德納疫苗也可能釀成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兩者都有局部副作用,但這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長者副作用比年輕朋友來得低。
以AZ疫苗來說,18至69歲民眾接種後有15.2%會發燒,70歲以上則幾乎沒有這樣的狀況;而打完莫德納疫苗的18至64歲民眾,也有17.4%會發燒,65歲以上則是10.2%有如此情況。
根據最新數據,統計國內接種疫苗後第1天發燒高於38度的民眾比例,AZ疫苗為26.9%,莫德納疫苗是3.1%;注射部位疼痛、疲倦、肌肉痛都是2款疫苗常見副作用,但會在接種後7天內緩解。值得注意的是,接種AZ疫苗,第2劑副作用會比第1劑還小;但莫德納疫苗相反,它是第2劑副作用高於第1劑,同樣是年長者的副作用較年輕人低。
鍾飲文特別點出,如果民眾接種疫苗30分鐘內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全身尋麻疹等,或者超過48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產生膿傷都必須趕緊就醫。在嚴重副作用的部分,AZ疫苗較容易造成年輕女性產生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莫德納較容易造成年輕男性有心肌炎及心包炎的狀況。
英國研究顯示,只要能完整接種2劑AZ或輝瑞疫苗,對付Delta變異株都能呈現有效保護力。尤其大家特別關注疫苗預防重症的效果,鍾飲文說,只要施打2劑輝瑞/BNT疫苗,對變異株都有95、96%的保護力,AZ對上Delta變異株也有92%保護力,以上2款疫苗都能有效預防染疫後重症。
更多新聞:傳播力高英國變種60% 專家:打疫苗防Delta效果破9成
究竟民眾接種完疫苗還會傳染新冠病毒嗎?鍾飲文引用以色列研究,打完2劑疫苗後若不幸染疫,人體內病毒量會減少4.5倍,也就是說接種後仍有少部分人會確診。美國CDC最新資料,打完2劑後又染疫人數大概是10萬人中出現1名;英國研究證實,就算接種後感染,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對家庭群聚還有50%的保護力,目前變種病毒還是施打措施碰到的最大挑戰。
實習編輯/徐榮佑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1/07/04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