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杜絕非洲豬瘟,農委會擬開放全台2045戶餵廚餘的養豬戶申請改餵飼料或離牧補助,推估所需預算可能會來到20億元。但如果廚餘不餵豬,單靠焚化爐、堆肥等去化管道恐怕不夠,還會衍生亂倒問題。豬農呼籲要有完整配套,可以先在六都建立聯合廚餘處理中心,控管源頭暫時緩解去化問題。
走進林大哥的養豬場,一桶桶裝著蔬菜水果和麵包,是從家樂福、頂好等通路收集來的廚餘,這些就是土黑豬的營養來源。
記者李頂立:「在林大哥的養豬場裡,外面這些收集來的廚餘,每天下午都會送進我右手邊的鍋爐當中,進行高溫蒸煮,根據環保署規定其實是要經過持續攪拌,90度以上蒸煮至少一個小時,不過這邊至少都是兩個小時以上,而蒸煮完畢後,再經過一天的放置到隔天早上餵養之前,還要加入關鍵的植物補充品。」
這一桶桶的豆渣,接續倒入蒸煮完的廚餘,接著還有酒糟能兼顧營養。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林承德:「如果政府要轉型,就是用植物性的東西來取代,加飼料加一些澱粉類的東西跟酒糟。」
攪拌均勻的廚餘,沿著管線輸送來到豬隻面前,廚餘一下,黑豬都衝上前搶著用餐。
記者李頂立:「可以看到這些豬隻們都是非常認真賣力的在進食,其實在這個養豬場裡面,牠們在每天早上和下午都要分別被餵食一次,而且你可以看到像牠們這樣的大小大概已經是10個月大左右,一般來說像這樣的台灣土黑豬大概是要養到12個月,至於為什麼要用廚餘把飼養時間拉長,對於肉質來說,是有關鍵性影響。」
豬農透露,餵飼料會長太快,用廚餘慢慢餵養,讓肉質完全熟化,脂肪飽和度會比飼料餵養約6個月的白豬要高。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林承德:「養得久,它肉質會Q,尤其你(廚餘)有經過高溫蒸煮,肉質就是會發亮,軟嫩軟嫩,反正就是粉紅色這樣。」
根據農委會統計,國內有7240場養豬場,總計539萬頭豬,廚餘養豬的共2045場,大約65萬頭,佔全部的一成二。經過調查,這些廚餘養豬場中有357場廚餘使用已向環保署登記符合規定,66家沒有蒸煮設備,輔導後已逐步轉型剩10家左右,另外1400多家有蒸煮設備但不確定是否落實SOP,將是查驗重點。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針對這1400家我們當然要輔導它能夠完全蒸煮,如果不願意蒸煮,那我們還是要輔導它轉型,不是改成用飼料不然就是離牧。」
防疫要控管源頭,農委會也公布廚餘養豬戶轉型使用飼料及退場補助,改用飼料有每頭2200的差價補償,離牧補助按照豬舍面積計算有35萬元至617萬元。
不過一旦轉型,廚餘不用來養豬,又該怎麼去化,如果焚化爐、堆肥處理不來,恐怕會有亂倒問題。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林承德:「設中央廚房來控管這一些(廚餘)是比較快,讓這些餐飲業、大賣場知道我的東西要載去哪裡處理,到時候再用配送的直接到養豬戶。」
後續配套要跨部會協商。傳統的土黑豬還是要靠廚餘餵養保留風味,但其實已有豬農改良品種,改用飼料餵養。
梅花肉油花豐潤,涮過鍋湯表層也不容易起泡。
養豬戶三代鄭育松:「油花分布在你的肉裡的話,其實你吃起來口感就會比較多汁性。」
曾獲得十大神農獎的鄭育松,民國95年就和畜產試驗所合作改良黑豬品種,餵食有機素飼料,可以追溯生產履歷,可利用瘦肉比例也提高。更讓生技食品通路相中,從產地直接放上餐桌。
養豬戶三代鄭育松:「本身改良肉質特性再配上飼料配方,再來就是飼養期間大概是在七個月到七個半月,以這種改良豬來講肉質算已經很成熟。」
相對穩定安全的飼料餵養將是趨勢,但傳統廚餘餵養也有風味和成本上的優勢。如何控管養豬業者兼顧防疫和優產,將是政府的新年難題。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12/28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