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慎燙傷怎處理? 醫:超過手掌大應就醫

2017/07/19 14:12
圖/中央社

民眾生活中若不慎燙傷,究竟該不該就醫?醫師表示,燙傷當下應以冷水替傷口降溫,如傷口超過手掌大應儘速就醫,若小於手掌且水泡小於1公分則建議別刺破,預防細菌感染。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舉辦「燒燙傷救星-傷口敷料」記者會,與會台北榮民總醫院重建整形外科主任彭成康表示,燒傷分級分為4級,1度燒燙傷只有表皮受傷、沒有明顯傷口,例如常見的曬傷;2度燒燙傷則是傷及真皮層,3度到皮下組織,4度是傷透皮膚達到肌肉、肌腱、骨頭。

 


彭成康指出,民眾若在家中燙傷,第一時間應先以冷水替傷口降溫,並且以面積、水泡大小和紅腫熱痛等3重點,評斷是否應就醫。

他說,將手掌、手指併攏可視為全身的1%,因此燒燙傷範圍如超過1個手掌就應就醫,若超過20%則屬於嚴重燒燙傷;若患部小於手掌,且水泡隆起高度不到1公分,則建議別刺破水泡,因皮膚是天然的防護層,可防止細菌感染,並自行貼紗布敷料、擦藥膏。

彭成康強調,若是水泡厚達2至3公分,不僅難擦藥也容易因摩擦破掉,這時則建議先把傷口消毒,再以消毒過的針刺破水泡,引出滲出液,再敷上藥膏或敷料,若傷口紅腫熱痛變得嚴重,則應儘速就醫。
 


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吳亭瑤表示,傷口敷料主要功能是保護傷口,避免受到外界刺激、促進癒合並降低感染風險,目前市售敷料分為3大類,包括傳統織物、合成敷料、生物性敷料。

吳亭瑤指出,「傳統敷料」由植物纖維或礦類物質構成,如紗布、棉墊、油紗布等,是暫時性的覆蓋材料;「合成敷料」常見材質為PU膜、泡棉、水膠、親水纖維、矽膠膜,適用於較淺層的傷口;「生物性敷料」如自牛、豬等動物組織萃取的膠原蛋白所製備而成的人工真皮等,則適用於較嚴重的燒燙傷。

彭成康表示,民眾可視傷口滲出液的多寡來選擇合適的敷料,若是較淺層的燒燙傷,可以選擇傳統織物敷料或一般合成敷料;針對較深層的燒燙傷,因滲出液較多,可選擇合成敷料,既能吸附滲出液又能防水。

食藥署提醒,民眾自行選購傷口敷料時應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第一要先認識什麼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7/07/1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