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精神疾患研究發現,近1/3兒童有精神疾患需要專業評估、協助,且3.1%的孩子半年內有自殺念頭,估計每10萬名孩童就有3100名曾想自殺。
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進行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希望獲得台灣兒童及青少年各種精神疾患的終生及目前(最近6個月)盛行率,與這些精神疾患相關的心理、個人、家庭、環境的危險因子。
孩子的精神疾患會以發展、情緒和行為呈現,研究調查的精神疾患包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行為規範障礙症、自閉症、情感性疾患(持續性憂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特定畏懼症、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
研究參考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的抽樣架構,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分層群集抽樣,並根據城鄉區域選出台灣69所分布在19個縣市的學校。總共有1萬122名學童符合研究條件,其中4816名三年級(1352名)、五年級(1297名)、七年級學童(2167名),在家長及本人同意下進行臨床診斷會談。
會談結果發現,(任一)精神疾患陽性診斷的加權終生盛行率為32.3%,目前盛行率為28.7%。依盛行率高低排序,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最高,特定畏懼症次之,夢魘睡眠疾患、焦慮症、對立反抗障礙症、自閉症等疾病盛行率都不容忽視。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諶立中受訪時表示,問卷及會談結果顯示6個月內盛行率達28.7%,意即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狀況,需要專業評估與協助。最讓人擔憂的是孩子出現自殺意念的比例也很高。
研究發現,孩子有自殺意念的終身盛行率為7.9%、6個月的盛行率為3.1%;自殺計畫則終生有3.6%、6個月盛行率為1.6%、自殺行為則分別為0.7%、0.3%。
諶立中說,以每10萬人計算,等於在6個月內,有300名孩子曾有自殺行為;有1600名擬定自殺計畫,有3100名曾有自殺想法,尤其在都市化程度高但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孩子更明顯。
研究團隊將此結果跟民國102年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比對發現,在民國102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自閉症的年盛行率分別為2.44%、0.33%,其他精神疾病都低於1%以下,明顯低於這次全國性田野調查結果。
高淑芬在研究的結案報告中分析,研究結果和歐美調查結果相似,學童的精神疾患並不少見。但比對健保資料庫的低盛行率,顯見仍有很多孩童沒有得到應有的診斷與治療。
諶立中表示,社會對精神疾患認識不足,且常有污名化,認為去看精神科是可怕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出現精神狀況卻不及早處理,「對未來人生造成更大破壞」,就為時已晚。
高淑芬也說,此次研究採樣做到國中一年級,未來應該再做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對兒少心理健康更有全面性了解。(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7/07/17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