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對於現代人來說,感覺可能是一種不當的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壓力...等因素所造成,事實上造成憂鬱原因缺乏營養素,腸道菌相失衡等,研究發現體內90%血清素的合成是在腸道,有20多種的腸道菌跟血清素的合成有關,臺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林韋丞表示憂鬱症患者,體內是處於一個發炎的狀態,那當然不是嚴重到比方說會發燒、不舒服等等,但是就是他處於一個輕微的發炎狀態,以至於情緒一直都處於低落的情形。
醫藥記者蔣志偉:「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患,也是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的重要疾病,也經常受到忽略,若每天感到心情鬱悶,對日常生活、活動失去興趣,或常常覺得比不上別人,對於自我價值感到低落,或在門診時常常看到的失眠狀況、憂鬱情形、體重降低等,可能要多注意,是否罹患憂鬱症的狀況。」
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憂鬱症是一個多元的疾病,也就是說很多原因都會造成人的憂鬱,例如就是一些遺傳的因素,發炎的因素,那甚至於慢性壓力,也是一個造成憂鬱主要原因之一,那憂鬱這件事情,其實跟壓力關聯性真的相當大。」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照部主任張維紘:「決定疾病與否的因子,實在太複雜,有基因決定成分,有先天氣質,或學術一點,我們尊稱為神經迴路先天設定,也有後天環境教養影響,更有所謂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之說,強調環境與基因交互作用導致。」
醫藥記者蔣志偉:「憂鬱症成因,目前有非常多理論去嘗試解釋,目前醫學可以接受不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的,往往都是各個方面都會有影響。」
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大腦裡面如果處於一個發炎狀態的話,其實很多這個神經傳導都會受到影響,那以及就是說可能會誘發一些,比較對人體不利的一些蛋白質的沉澱,那進一步去影響到神經的傳導,甚至於可能造成神經萎縮的現象。」
臺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林韋丞:「發炎理論以及這個腦腸反射,那發炎理論意思是說,目前會認為憂鬱症患者,體內是處於一個發炎的狀態,那當然不是嚴重到比方說會發燒啦,這個不舒服等等,但是就是他處於一個輕微的發炎狀態,以至於他情緒一直都屬於低落的情形。」
造成憂鬱原因,缺乏營養素、腸道菌相失衡、神經傳導物質代謝異常、慢性發炎、荷爾蒙失調,甲基化不平衡。
醫藥記者蔣志偉:「如果只用抗憂鬱藥物來治療疾病時,症狀可能暫時獲得緩解,但是無法幫助個案恢復健康,真正的原因沒有被解決。」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照部主任張維紘:「人類總喜歡簡化並習慣,有因必有果的思考模式,因此坊間總是有多元多樣的多元治療模式,來協助情緒疾患個案改善症狀。或許在他們手上曾經有數位個案因此受益,因此推論如此可能有效,必須說,每一樣治療的初衷都是良善的,但站在科學的角度,一個治療必須經過千錘百鍊,反覆驗證,甚至大量個案的累積治療成效,經過科學統計的分析確立有效,並經過嚴謹的臨床測試,才能成為正式治療。」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療部主任/醫師洪毓謙:「那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憂鬱呢?第一個當然是保持社交活動,有好的社會支持網絡。然後還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另外可以補充一些像是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D,或是一些Omega-3之類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也對我們的情緒、心理衛生上面有一些幫助。」
醫師提醒若被診斷出憂鬱症的話,不用感到絕望,其實很多人都有,目前治療方式較為普及,透過心理治療、團體治療或藥物治療方式,可改善病友情緒,恢復日常生活功能,回到社會。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2/08/29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