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距離投票日只剩最後一周,川普與賀錦麗兩人在競選場子上,對於國內經濟、移民、墮胎等議題有大篇幅演說。至於中國議題雖然也會出現,但頻率不高。分析坦言,美國兩黨對於中國的競爭對手定位,已有共識,只是應對方式不同。儘管如此,中國因素對美國大選的影響仍不容小覷,包括母公司在中國的短片平台「TikTok」,已成為大選「新戰場」;在美華裔公民,對於川普所激起的反中情緒也多有擔憂,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影響大選結果的變數。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 范斯:「中國是這個國家面臨的最大威脅。」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最後一周,民主與共和兩黨選情陷入激烈競爭狀態下,「中國」這個可能帶來影響的變數,正持續發酵。
包括母公司設在中國的社交平台「TikTok」,被形容是這屆大選的「新戰場」。
TikTok使用者/政治評論家 斯蒂芬妮多尼根(Stephanie Donegan):「我確實注意到了川普。」
大量的政治評論等相關影片在TikTok上傳遞,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坦言,他們用TikTok的目的,就是要追政治。
因此,儘管這個平台明年1月恐怕得面臨「不賣就禁」的大限,但候選人與相關支持者們,仍然積極透過它來鞏固票源。
TVB記者:「不少美國TikTok使用者告訴本台記者,曾經擔心TikTok在當地會被大規模禁用,但當看到不少候選人都用TikTok宣傳,明白到這個平台的影響力。」
有研究機構警告,這屆大選的最大風險之一就是假訊息。這不僅包括TikTok等社交媒體上的資訊,就連傳統媒體,也可能成為幫凶。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蘇沾霈:「當總統候選人川普說,有海地移民在俄亥俄州斯普林非爾德『吃貓狗』,他毋須用社交媒體傳播這訊息,傳統媒體已自行將其傳播。」
紐約大學商業及人權中心副總監 巴雷特:「社交媒體就像放大器,可以放大破壞性訊息。如果選民認為這國家的選舉不是自由、公平,他們可能不去投票,虛假資訊可以極具破壞力。」
這些透過各種媒體的傳播力量,不斷被放大而且分化的情緒,不但讓整體社會變得更加分裂,也讓在美華裔公民,對於川普有可能再次當選,感到擔憂。
美國華裔公民 珍妮:「川普的那些言行,對一些小孩子都有影響。」
住在美國搖擺州之一,卡羅來納州的華裔選民珍妮就坦言,因為川普曾在疫情爆發使用「中國病毒」這個說法,導致年輕孩子對亞裔人群態度很不友好,自己甚至還曾經在街上被青少年叫囂是「中國病毒」。
美國華裔退休大學教授 吳賢:「我主要考慮的是,一旦那些(川普的主張)上去,『中國行動計畫』什麼東西重新上台了,那我們華人就糟糕了。我們有些同事,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政治傾向,就是搞學說,但就是因為…就告你是間諜。這一下子那就完了,4年下來清白了,你工作也丟了,什麼也沒了。」
曾親身經歷中國文化大革命慘烈批鬥過程的華裔退休教授,更擔心川普如果再度執政,會重啟2022年已終止的「中國行動計畫」,也就是再次針對科學研究人員與學者加強間諜調查。因此他試圖透過手中選票,來保護華裔學者們的利益。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 川普:「第三個最美麗的詞是『關稅』。我向中國收取、中國在我要求下被收取數千億美元(關稅),就在我們執政的過去那些年裡。」
至於川普提出,當選後要對中國商品徵收60%以上高額關稅的計劃,也讓北京當局感到憂心。上周五(10月25日)派出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華府與美方展開中美經濟工作組第六次會議。距離工作組上次開會,相隔僅短短5周,創下中美經濟工作組成立一年多來最頻密紀錄,反映雙方有意在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前,加強經濟面溝通。
與北京當局憂心美國大選可能帶來的改變,選擇趕緊加強溝通做好準備不同,對於美國盟友菲律賓來說,無論是川普或者賀錦麗上台,美國在亞太地區與盟友加強合作的政策方針,都有信心會繼續下去。
菲律賓國防部長 鐵歐多洛(Gilberto Teodoro):「因為對我們倡議的支持,無論是雙邊(合作)還是多邊(合作)形成共同小組,都是(美國)兩黨共同支持的。每個人都在同一陣線,因為他們不喜歡中國所做的事情。」
馬尼拉當局認為在地區安全議題上,美國與菲律賓的利益相近,因此兩國關係將持續牢固。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賀錦麗:「我將確保是美國,而不是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賽,並確保我們是在加強,而不是放棄我們的全球領導力。」
學者坦言,不論是川普或者賀錦麗,對於中國是競爭對手這個基本政策方向,都已經達成共識,只是兩人在面對競爭對手的方式,以及遭遇危機時的處理可能有所不同。也因此,當前拜登政府已經敲定,從明年1月2日起,將限制美國的個人與公司,投資中國的AI、半導體與量子計算領域。
下月大選結果出爐,不論誰上台,對北京當局來說,恐怕都是考驗。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4/10/30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