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極的原住民叫因努特人,他們到現在還沿用祖先留傳下來的狩獵方式,就是用這種狗拉雪橇,到大冰原或到結冰海面,獵捕海豹還有極圈動物,幫忙拉雪橇的格陵蘭犬,是格陵蘭人的生財工具,但是現在因為暖化,海上結冰越變越薄,傳統狩獵方式產生變化,不過我們的採訪團隊意外發現,格陵蘭人應該是全世界最歡迎地球暖化的,因為冰層消融,確實讓他們的經濟實質受惠。
因努特人的長相跟黃種人非常像,其實他們就是大家熟知的愛斯基摩人,但是因努特人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愛斯基摩」,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帶有貶抑跟嘲諷的意味。
因努特人經過歷代基因改變,身體有驚人的抗寒能力,他們的眼睛大多非常細小,可以防止極地冰雪反射的強光對眼睛造成傷害。
因努特青年:「比如說你第一次獵捕到海豹,會請來全家族的人一起來慶祝。」
包括吃生肉的傳統,還有極地謀生的方式,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因努特青年:「我們會到冰上捕魚,大概從這裡往東,大約30公里的地方,在我們後面的這個海,冬天也會有小航道,船還是可以出海去捕魚。」
除了捕魚,因努特人還會到野外狩獵,大部分的家庭都有養格陵蘭犬,這個叫Jacob的因努特人,就有11隻的成犬,跟4隻小幼犬。
格陵蘭犬又叫西伯利亞哈士奇,牠們被馴養的目的就是長大後要來拉雪橇,這種狗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可以在極地零下十幾度的低溫過夜,是因努特人 在冰原上最好的夥伴。
因努特人Jacob:「他說用這些狗到北極地區去狩獵,也會到冰山底端那邊去捕魚。」
格陵蘭犬是從狼變種而來,野性強烈,在這裡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狼嚎的聲音。
出發狩獵前,主人會先觀察每一隻狗的狀態,然後挑選精神跟健康相對良好的成犬,擔任今天的遠征任務。
每一隻狗都希望自己被挑中,對牠們來說,能到原野上奔跑是一種榮耀,也更適合牠們的天然野性。
經過仔細評估,他最後挑中了這7隻狗,而我們也要跟著這個因努特人搭乘雪橇到完全冰凍的原野探險。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所以你可以看到,每個人穿得像太空人裝一樣,因為我們要到北極的大冰原去。」
在雪橇上鋪上保暖毛皮,而這也是他在野地獵捕來的,7隻被挑中的雪橇犬已經迫不及待,主人指令一下立刻向前快衝。
格陵蘭犬因為力量大,加上全身有厚重毛皮,可以在酷寒的極地生存,公狗通常體型比較大,適合短程衝刺,母狗耐力強適合長途遠行。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格陵蘭島是全球第二大的冰原,我們現在就是用狗拉雪橇,行走在大冰原上,事實上這個狗拉雪橇,也是本地因努特人他們謀生的工具,因為在冬天的時候,他們就用狗來拉雪橇,到結冰的湖面或到大冰原去尋找獵物。」
在陸地他們會獵捕馴鹿、麝香牛,甚至會抓北極熊,一到冬天格陵蘭犬會帶領他們到結冰海面釣魚。
除了用勞力拉車,格陵蘭犬還有一個天生的本能,就是會判斷走什麼路段才是安全的,牠們會刻意避開結冰層太薄的危險區域。
不過極地氣溫上升,已經對這種狩獵文化產生衝擊。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因努特人他們過去,他們用這個雪橇到野外去狩獵, 有時候可以長達好幾天,但是現在因為海冰變少了,因此他們必須要當天來回,也因此他們整個狩獵季是慢慢變少了。」
冬天狩獵季縮短,雪橇犬隊的數量也跟著減少,現在只剩下大約一萬五千隻的格陵蘭犬。
World of Greenland經理Jacob:「主要肇因於氣候變遷,狗拉雪橇已經沒有太多事可以作,跟20年前比起來。」
因努特人的生活型態出現改變,現在狗拉雪橇有一半是為了觀光客而存在。
因努特人Jacob:「他原本用狗拉雪橇捕魚,同時也出海,但現在狀況是開船出海比狗拉雪橇頻繁,因為冰沒那麼多了。」
冬天海冰減少,他們無法搭雪橇獵捕海豹,很多人開始放棄養雪橇狗。
不少人改靠捕魚過活,但是在冬季,這個漁港還是被冰凍住了。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我們現在是走在結冰的海面上,因為他的船被困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到他的船去看一下。」
記者:「所以你的船,現在被冰凍住了吧?」
因努特漁夫Joel:「對! 當海開始結冰,被前面冰山擋住,這邊的海從10月就開始冰封。」
海冰化掉前,他的船無法外出捕魚,他每天都會來查看一下,什麼時候可以再出海。
因努特漁民Joel : 「10月開始捕大海豹,這是獵捕來當狗的食物,只給狗吃。」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你的意思是大海豹給狗吃,小海豹是賣給本地人?他剛剛的意思是說,他們獵補海豹,大隻的要是給哈士奇,讓格陵蘭犬來吃的,那麼小隻的呢,因為肉質可能比較纖細,提供給人類當食物來吃,所以他們這個船出去會捕魚,同時也會獵捕在海冰上的海豹。」
國際特派員林宏宜:「為什麼現在捕魚會容易多?」
因努特漁民Joel:「因為沒有冰,當冰沒有這麼多的時候,你就無法用狗拉雪橇,冰層太薄了。」
我們也意外發現,正當全球都為暖化憂心忡忡之際,格陵蘭人內心卻是高興的,因為冰層融化,代表他們生活不再這麼艱苦。
暖化提升了格陵蘭的經濟發展,富含養分的洋流北上進入冰峽灣,形成新的魚業生態,漁獲量增加讓格陵蘭的經濟成長上升到4.6%。
對他們來說氣候變遷不是災難,很多原本只能長蘚苔的冰原,現在也開始能種馬鈴薯。
冰島地質學家Pall Einarsson:「變得比較容易耕種,當冰河不再經過這個地方,同時因為氣候變得比較溫和,對農民來講日子會好過一點。」
格陵蘭現在有70%的能源,靠水力發電,這些水來自冰川融雪,如果融化更快,水量越多,對格陵蘭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
冰川專家Gudfinna Adalgeirsdottir:「所以國家電力公司,利用河流的水來發電的,也開始改變計劃,既然我們有更多的水,那我們現在就可發更多的電。」
估計到2030年,水力發電就可以佔整體供電量的九成,但是冰山融化,對於格陵蘭以外的地區,卻可能是災難的開始。
丹麥氣候學家Martin Olesen:「如果我們不能夠應變,不斷上升的海平面,那居住在沿海地區的民眾就必須要搬遷。」
海平面如果因為融冰持續上升,對地球造成的危害,不僅僅是陸地被淹沒而已,還有更大的危機將接踵而來。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