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明天將舉行經濟領袖閉門會議,會後將發表領袖宣言,兩岸代表成員是否在會議中互動一事,歷來備受關切。
APEC因其經濟屬性,是少數台灣可正常參與的國際場合。2008年後,APEC順勢成為兩岸政治議題對話的重要場合;2016年兩岸情勢轉變,APEC能否延續兩岸特有的政治功能,尚未可知。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成員皆是「經濟體」,過去APEC做為亞太地區國家經濟議題的對話協商管道,台灣方面代表多為經濟事務官員或民間企業領袖。
但自2008年開始,時任總統的馬英九主導兩岸復談,推動兩岸官方的對話機制,延請曾任副總統、2006年「連胡會」主角連戰代表出席當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連戰之後,由前副總統蕭萬長接棒,APEC一度成為兩岸高層隔空對話的重要政治場域。
連戰在2008年至2012年共參與5次APEC,都與胡錦濤會晤,雙方互相傳達彼此的立場政策,也提出兩岸關係進展的需求,諸如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國際空間議題等。
不過,事情在2013年有了變化。當年2月下旬,連戰接受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赴陸會晤,並在隔天2月26日與卸任的胡錦濤會面。連戰在「連習會」上提出「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因提及「一中」未提「各表」,在國內引起爭議,連戰方面稱上述16字皆在行前向總統報告過,總統府則稱並未授權連戰,成為羅生門。
2013年度的APEC,因此改由前副總統蕭萬長出席,強調總統授權。馬英九接見蕭萬長率領的APEC代表團時還特別表示,APEC是兩岸關係跟國際關係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時任行政院大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首次以幕僚身分陪同蕭萬長出席,與中國國務院國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會面寒暄。陸委會當時表示,陸委會負責處理「蕭習會」的相關幕僚作業,是兩岸關係制度化發展的重大突破,有助於兩岸深化互信。
繼雙方兩岸事務負責官員在APEC見面後,2014年APEC正逢中國主辦,馬英九與政府官員多次公開呼籲,由中華民國總統以經濟體領袖身分親自出席APEC,不過,對中國來說,APEC的國際性質仍太敏感,始終沒有正面答覆。
馬英九與習近平最終還是在2015年會面了,卻不是在APEC。「馬習會」後沒多久,在菲律賓舉行的APEC,經雙方同意取消慣例「蕭習會」與「夏張會」,當時台灣正值國民黨選舉大敗後、總統大選前夕,雙方似乎都顯得有點意興闌珊。
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APEC領袖代表人選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線。眾所矚目的「宋習會」卻陷入1分鐘或10分鐘的謎團,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稱宋習兩人「只是在會場的休息室進行了自然簡單的寒暄」;陸委會則稱「兩岸的經濟領袖代表在會場的自然交談。」
今年APEC再度由宋楚瑜代表,並未明確說明是否會有「宋習會」。宋楚瑜表示,會用「自然的」方式,代表台灣政府向對岸領導人做「某些問題的說明」,但他是來參加國際經貿重要會議,「不是來談兩岸政治談判」。
APEC在1989年由澳洲發起成立,目的是藉由亞太地區政府相關部門官員的對話與協商,帶動區域經濟成長與發展。APEC目前有21個會員,都是以「經濟體」身分參加。台灣以「Chinese Taipei」名稱和中國大陸及香港同在1991年加入。(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