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達志影像/美聯社/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歐洲難民危機,近來又掀起國際強烈關注,只是這次的原因很不一樣,是一個畫面,在全球掀起了蝴蝶效應,一名3歲敘利亞男童亞藍庫迪,跟著爸媽和哥哥,本來要從土耳其偷渡到希臘,再轉往加拿大投奔親戚,但他們坐的船隻卻在海上翻覆,亞藍溺斃在海中,屍體更被沖上土耳其的沙灘,小小的身軀衣服鞋子完好如初,但卻已經沒了呼吸心跳,這一幕撼動了全球,不論是網路還是真實世界,都掀起了批評,歐盟長期忽視難民的問題,向來置身事外的英國,也成了抨擊的目標,最新消息首相卡麥隆可能是不堪外界壓力,已經宣布英國將加碼接收4000名敘利亞難民,另一方面聯合國最新報告也指出,中東北非地區由於長年的戰亂,已經造成1370萬名兒童失學,失落的一代恐將成為未來最大的問題。
飛機降落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小小的棺木卸下,伏屍土耳其海灘,敘利亞男童亞藍庫迪,終於踏上回家的路。亞藍庫迪父親:「沒有孩子不是父母的珍寶,孩子總是讓人著迷,他們會在一早把你叫醒說,爸爸,我們要去玩水,這世上還有更美好的事嗎?現在這一切都沒了,我打算長伴妻孩的墓旁,直到最後。」
即使在戰火下,父子3人依舊笑得燦爛,亞藍一家是來自敘利亞科巴尼的庫德族人,為了追尋未來希望,他們毅然決然,踏上土耳其的走私船,打算借道希臘,投奔遠在加拿大的亞藍姑姑。只是沒想到,船隻卻在海上被風浪吹翻,才3歲的亞藍,和5歲的哥哥以及母親葬身大海,父親獨自生還。亞藍庫迪姑姑:「他說他用盡全力,將2個孩子拉出水面呼吸,但當他看著亞藍,他的眼中流出兩行鮮血,所以他闔上他的眼睛,放開了他,我告訴他我很抱歉,我不該寄錢讓你們離開。」
亞藍的遺體被沖上沙灘,就這樣趴在地上,直到搜救人員將他抱走。這一幕在全球引發蝴蝶效應,歐洲媒體紛紛以頭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標題寫著「人道災難的小小受害者」,德國媒體則以黑底表達哀悼,甚至美國每日新聞,都刊登了全版照片。
撼動人心的畫面,更在網路掀起漫畫致敬潮,有人將亞藍描繪成天使,有人則用被窩取代沙灘,希望亞藍能就此安息,同情的聲浪不斷擴散。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全人類都必須為這個,被沖上我們海岸的3歲男童負責,不是嗎?」
土耳其伊斯坦堡,許多民眾高舉著亞藍沙灘的漫畫,聚集在街頭,對歐盟的難民政策表達不滿,憤怒情緒在民間蔓延,向來反收容難民的英國成為箭靶。英國首相卡麥隆:「收容難民無法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更全面的方法,像是幫利比亞成立新政府,還有處理敘利亞內戰。」
儘管英國自稱,每年都花至少10億美元,對中東地區提供人道援助,但根據統計,自2011年起英國僅收容了,5000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亞藍的故事,讓社會開始反思。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畫面的故事我們都早已知道,但當人們開始感到擔心焦慮和罪惡感,那麼像這樣撼動人心的畫面,或許能夠觸動更深層的民族意識。」
然而就在全球檢討的時候,類似遭遇的孩子,依然在社會的角落掙扎著,來自敘利亞阿勒坡的2個男孩,因戰火逃離家園,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成了難兄難弟,一起在街上賣花貼補家用。敘利亞難民兒童:「以前在敘利亞,我們不用上街叫賣,我們曾經上過學,不過我已經1年沒上學了,我喜歡阿拉伯文和英文等等,也許我會當醫生或老師,教英文或者是阿拉伯文。」
9月開學的季節,他們卻得在街上躲警察,甚至是收取保護費的流氓,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新報告。由於長年的戰亂,包括敘利亞在內的中東北非地區,已經有1370萬名兒童失學,失落的一代,不只是當前危機更關乎未來。敘利亞難民兒童:「別人會把我們當乞丐看,我不想這樣,因為我是賣花的。」
所幸敘利亞難民,已不再是一群沒有面孔的統計數據,真實的人和故事,讓世界無法繼續忽視這個問題,亞藍之死持續凝聚民意,累積的力量,或許終將促使執政者做出改變。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