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FOCUS新聞】獨一無二! 香港手作市集意外成風潮


發佈時間:2015/03/19 20:4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5 04:31



香港近來興起大大小小的「手作市集」,很多特色小店進駐香港老街區,意外帶動新的商機。不過在香港,要把手作興趣當飯吃沒那麼容易,香港店面幾乎都是天價租金,逼得很多手作者,要不得在戶外「打游擊」,要不就是跑到閒置的工業大樓裡偷偷擺攤。很多人選擇在網路賣商品,卻又缺乏廣為人知的銷售渠道,有皮革手作者嘗試多角化經營,5坪店面又開培訓班,又賣周邊商品,每月能創下台幣2、300萬營業額。


香港人行道有時容不下藝術家,閒置的工業大廈,鑽進好多小攤子,時尚配件,五顏六色小錢包,空屋裡的「手作市集」,熱鬧開市了。

香港手作攤主:「如果要有一個風氣,例如有更多人手作,一大批人去外面擺攤的時候,會吸引很多不同年齡層的人去欣賞。」

香港手作攤主:「台灣很流行,隨便一個公園都可以開放手作的人去作市集,甚至可能是免費的,但香港資源少,可以申請場地的人也少。」

想捧場,還得「正巧碰著」,在香港越來越流行的手工市集天天得流動,在擁擠的街頭大打游擊戰。

TVB記者:「Chloe在大學念翻譯,今年3年級。」

喜歡編織的大三學生,正在賣力推銷,大嘆生意不好做。香港手作攤主:「大家會注重手作成本及售價問題,很少會留意一件貨品,從設計、改良到如何表達,所花的時間和心思,所以手作比較難發展。」

她有獨創的毛花朵銀手環,和絕不「撞機」的毛線圈耳機,絕大多數的生意是在網路上成交的。

香港手作攤主:「擺市集多是在節日或者有特別主題的市集,才會去擺攤,因為想讓人看看,毛料是怎樣的。」

一針一線的手作商品,幾乎穿不進香港任何一個小店面,店租太貴,所有創作者都無力承擔,有人一路退退退退到香港老街區,才終於成了「店老闆」。精緻的糕點溫馨的燈光,這可不是貴婦下午茶店,而是一個輕黏土工作坊。

香港輕黏土手作店主:「深水埗可能人流比較少,但人流中也有適合我的目標客人,因為大多數來這的人,都是想買一些材料,自己作DIY。」

砸了台幣100多萬裝潢,狹長型的店面只有16坪,每月租金台幣18萬,跟合夥人,一個全職顧店一個白天兼差,才能勉強打平。

輕黏土手作店主:「其實有一批客人追隨我們,會考慮要不要繼續做下去呢,會不會成為我們終身事業呢,所以需要想一個,可以繼續發展的長遠方向。」

現在能勉強支撐,是因為老街上前面當店鋪,後頭當倉庫的模式,漸漸式微,越來越多特色小店開始進駐。

別看這皮革店鋪,只有5坪大,生意可做不小。5年前開始在網路上幫人製作客製化皮件,現在一個月營業額,能有台幣2、300萬。

皮革手作老闆:「你用力時要略為向下壓。」

發現只賣創意和手藝,實在利潤很薄,皮革店一面開班授課,一面開始賣零售材料,真正開始獲利是靠皮革批發,從義大利進口,大量銷往大陸和東南亞,占了一半營業額。

皮革手作店老闆:「我覺得再做下去,一定要向上游發展,因為我們設計的款式,跟其他人很接近,你要從中突出比較難,所以我們就開始轉型,我們基本上包羅皮革產業所有的東西。」

TVB記者:「這個來自台灣的網路平台,概念就好像專為手作人而創的淘寶一樣。」

台灣的文創作品網路平台,讓台灣創作者的設計,在全球47個國家販賣,產品亮相不需上架費,只要成交,平台抽一成費用,剛要開發港澳市場,就受到不少香港手作者的關注。

Pinkoi創辦人顏君庭:「這2、3年,台灣的氛圍,文創的氛圍有在改變,我真的覺得在香港,缺少一些在網路上的平台跟渠道,去展示他們的東西。」

利潤有限又缺乏渠道,香港手作市場剛剛萌芽,好多創作者真希望終有一天能把興趣當飯吃。





#手作#香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5

0.0425

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