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大陸沿海城市虎視眈眈 香港經濟下一步?


發佈時間:2014/10/02 00:0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香港爆發佔中事件至今,還不見退燒跡象,不過包括港股、觀光、房地產在內,短期衝擊已經顯現。其實香港從97年回歸後,經濟表現是一年不如一年,因為大陸沿海城市紛紛崛起,鄰近的新加坡,也取代了香港部分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在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中,踢走香港、擠進前三強。香港長久以來的優勢似乎岌岌可危,但專家認為,香港在教育、設計和服務業的實力堅強,一時之間還是很難被取代。

香港民眾爭取普選,但大陸態度強硬,絲毫不退讓一旦這場民主運動,走向持久戰,考驗的不只是北京當局耐性,挑戰的也將是香港經濟。

美林證券警告佔中勢必影響外資信心,抗爭3天已讓GDP下滑0.18個百分點,不只港股短短2天內狂瀉745點,跌破了2萬3千點關卡,罷工、罷市所導致的部分經濟活動停擺,零售、觀光、房地產短期內都將首當其衝。

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普選機制要去解決,短期間可能沒有那麼容易,因此長期而言,這種政治上的分歧會影響到長期國際金融人士,對(香港)它的看法,所以將來要把香港繼續作為,亞洲、亞太地區的總部,國際企業要來設置的時候會多一分考慮,這種考慮可能會轉到新加坡去。」

陸客買買買,撐起香港經濟半邊天,看似繁榮的背後,其實早已蒙上陰霾,光從GDP來看,香港1997回歸前還有年成長5.1%的好成績,但受到近幾年大陸GDP下滑拖累,去年剩不到3%,香港對大陸經濟貢獻同樣在減少,97回歸前達15.6%,但歷經16年後驟減到2.9%。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預言,2020年以前香港淪落為大陸二線城市,不是不可能,連廣州自己都揚言在兩者經濟總量,只差140億美元的情況下,2015年廣州就會超越香港。台經院助研究員江怡慧:「中國大陸一直很積極在拉拔它沿海城市的GDP,重點發達城市,包含我們以前就知道的深圳那一塊、上海那一塊、北京那一塊,如果我多給這些地區更多優惠跟更多糖吃的時候,勢必會拉抬這邊的GDP上來,那我的餅就這麼大,那勢必會瓜分掉,我能夠分給香港的餅。」

大陸沿海城市已非昔日吳下阿蒙,一個個後發先至接軌全球,讓香港中繼站的角色逐漸式微,加上金融貿易、物流的商業型態極度成熟、很難突破,都在在對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種種因素加總下,鄰近的新加坡已在今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擠進前三強,把香港從2004年以來,引以為傲的競爭力拋到腦後,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認為,香港經濟不如以往,一國兩制的體質,恐怕難辭其咎。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97之前英國的政府不會去想要掌控這些,(財管)帳戶的內容,那麼對於中國政府會不會去,想要去掌握這個帳戶的內容,(高資產人士)他們沒有信心,97之後(香港)它的財富管理很多的帳戶都移到新加坡去。」

香港鄰近城市都對金融中心的地位虎視眈眈,但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最有競爭力城市排名,香港仍遙遙領先,因為基礎建設、法治和城市文化,大陸暫時還難以複製,專家認為香港的優勢或許岌岌可危,不過軟實力可以是下一步轉型的重心。

台經院助研究員江怡慧:「這1、2年緬甸不是發展得很好嗎對不對,香港已經是緬甸第二大的外來投資商,它最主要投資就是服裝,再來酒店這兩類,這些東西背後,隱含的是什麼軟實力,酒店需要什麼服務,服裝需要什麼設計,這些都是香港本身的既有優勢在。」

佔中事件、寫下歷史,未來就看這顆東方之珠,能否從政治泥淖中奮起,再次綻放光彩。

#香港佔中#大陸沿海#經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5

0.0387

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