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空污問題嚴重,其中公車被認為是廢氣大戶!大陸官方為了遏止空氣品質繼續惡化下去,規定從今年開始,一半以上的公共汽車,都要改成電動巴士,商機預估每年上看千億台幣,台商也有新策略,40家中小企業,組成「台灣電動巴士產業聯盟」,從規劃公車路線,到研發台製電池,一條龍包辦,而且鎖定三線城市,集結力量,跟國際大廠分庭抗禮,邱蘭婷、劉若媺的報導。
◎每年2千億! 陸「電動巴士」餅大
台灣青田開發管理副總曹世孟:「未來在整個電動車的這個推動上,我們切入點就是說,我們知道怎麼樣好好的利用這個電池。」
錫力科技總經理黃治文:「我們自己評估,光電動巴士這一塊,它市場潛力每年就有超過兩千億的市場潛力。」
著眼千億商機,台商腦筋動得快,瞄準大陸官方規定今年一半以上的公車都要換成電動巴士,計劃用「技術」壟斷市場,結合城市交通規劃的營運模式,進軍大陸。
台灣車輛研發聯盟總幹事黃士宗:「台灣電動卡車與巴士跨業合作協進會,正式成立。」
◎40企業結盟 「技術壟斷」登陸
團結力量大,40家台灣廠商異業結盟組成「台灣電動巴士產業聯盟」,插旗大陸三線城市,包括大同集團、台灣精測公司、東元電機,以及錫力科技等多家上市櫃公司。台灣青田開發管理副總曹世孟:「台灣比較多的其實都是中小企業,即使是上市公司,如果放在大陸這個市場來講,也都變成是中小企業,那所以在大陸的時候,我們要單打獨鬥。」
錫力科技總經理黃治文:「40家這個企業規模,你說他是不是足夠抗衡喔,我覺得不一定,要從家數來衡量,台灣企業這整個聯盟,雖然不一定有辦法,拿下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規模之下,即便是很小很小的一個比例,你說一個10%、20%,事實上也是非常的驚人。」
要拿下這塊「電巴」利潤大餅,台商聯盟從規劃公車路線,負責管理經營,以及提供台製電池和架設充換電站。
◎不硬碰硬 台商佈局「三線小城」
從上到下 一條龍系統包辦,但首要合作城市不是上海、北京等經濟繁榮、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反倒插旗正在發展中的三線城市,江蘇省鎮江市和宿遷市,斑駁水泥地坑坑疤疤,阿婆站在廢墟前左顧右盼,她在等的是純樸簡單的鄉村地方,距離熱鬧繁華的蘇州市,不過短短30鐘分車程,陸城鄉差距大,鄉鎮間交通不便的問題,卻是台商眼中的未來。
台灣青田開發管理董事長陳仁達:「台灣已經喪失了進入一線城市的機會,按照中國大陸的說法,就是說水太深,進去我們就淹死在那裡,所以我們必須要從三線城市往上走,鄉村包圍中央的策略,這個時候就能夠使得我們就能夠很輕鬆、遊刃有餘的來執行這個事情。」
台商積極爭取電動巴士進入三線城市,但在同時大陸比亞迪汽車,已經開始將電動巴士擴展到美國、荷蘭、以色列、英國以及巴西,有計劃性地大手筆投資模式,這就是台商口中最擔心的「規模差異」。
◎台電池+陸車體 靠結盟抗大廠
台灣青田開發管理董事長陳仁達:「新的策略應該是我們跟中國的某一個地方的大的廠商結盟,去攻其它的市場。TVBS記者邱蘭婷:「台商成立電巴聯盟進軍大陸,而合作目標就是號稱是中國大陸第二大的生產線廈門金龍客運。」
五輛公車框架,正在進行的是防鏽工程,這裡是廈門金龍客車工廠,大客車年產量兩萬輛,「台灣電巴聯盟」就是要向他們買進電動巴士,再運送到三線城市,佈局交通路線。台灣青田開發管理董事長陳仁達:「我們這個叫作製造服務業,就是他們製造,我們服務嘛,我們提供製造的KNOW HOW給他們。」
「電巴市場」潛力看好,其實早有另一家台灣新普科技公司,1年前就已經進來卡位,從做「筆電」電池,轉進大陸做「電巴」電池。新普科技工程師許育嘉:「在大陸這邊的話,他們對車,他們市場很大,然後他們在車方面,也做的比台灣更早一點,然後他們對這個電動車,或混合動力,比較走得比較積極一點,所以我們自然而然,而且又跟台灣近,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跟他們一起合作。」
要打開就是,這裡面有一箱,然後在這裡面也有1箱,所以總共有5箱,實際算一算,一輛電動巴士,需要五箱大型電池,這就是大商機。
◎霧霾逼出商機 電巴貴兩倍!照賣
電動巴士號稱零噪音、零污染,但售價近975萬台幣,比以往一輛柴油公車,售價台幣300萬到400萬,整整高了三倍。廈門大金龍汽車總工程師陳曉冰:「現在在中國大陸來講,他一定要補貼,他是有政府補貼,補貼50萬(人民幣),那當地政府還會再補貼,他是這麼一個,所以像一台車,純電動公交車要用的話,基本上目前在中國大陸,可以補貼到一百萬(人民幣)。」
◎科技抗霾! 電巴配「前視雷達」
大陸空污問題嚴重,讓政府不得不重視「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天氣。大陸民眾:「霧大嘛,看不清,等我看到的時候,就啥都來不及了。」
讓車禍事件,越來越頻繁。廈門大金龍汽車總工程師陳曉冰:「我們是用這種毫米波雷達,來探測前方170米到200米,這麼一個距離,有沒有存在一個障礙物的情況,然後根據我當前車速以及前方車速一個情況,就逼近程度來設置我相應的報警等級,他在雨天、霧天、沙塵暴,沒有任何問題。」
沿海城市空污問題,助長電動巴士前景看好,也讓北京原本面臨淘汰命運的無軌電車,找到一線生機。大陸央視主播:「闊別19年之後,無軌電車重回和平里。」
大陸央視新聞片段:「此次油換電,是以現有的電車線網為基礎,用更加環保的無軌電車,替換汽車線路的做法。」
◎減排! 北京「辮子公交」重現
TVBS記者曾俊豪:「因為線路雜亂,靈活性低,無軌電車一度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不過在環保意識抬頭下,它又起死回生,以北京為例,今年又要再增加4百輛無軌電車,投入運行。」
無軌電車靠著頂上兩根長長的電纜,準備起動時往上升,吃電行駛,大陸民眾稱這是「升弓」,也戲稱是「長辮子」。大陸民眾:「吃油,空氣污染肯定有,電,環保一點,肯定環保,目前北京天氣實在是太不好了,然後如果那樣的話,能夠少排放一些廢氣,或者什麼的,改善一下環境,對後代還是有好處的。」
公車從城市排放廢氣大戶,轉變成企業眼中的生財工具,全世界綠色環保意識抬頭,台商嗅到「空污危機」帶來的商機,用積沙成塔的團結力量,以小搏大,從中國大陸試水溫,野心是放眼全世界。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