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港媒處理自殺新聞 避引模仿效應

記者 黃重添 梁偉雄 香港 報導
發佈時間:2005/05/10 18:2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台灣藝人倪敏然輕生的新聞,連日來成為各媒體的頭條新聞,甚至以怪力亂神的角度處理後續報導,而遭新聞局開罰,相較之下,香港的電子媒體在處理類似張國榮輕生,這類的自殺事件時,就顯得慬慎保守許多。

香港電子媒體的新聞報導,對於處理輕生事件這一類社會新聞相當慬慎,患上憂鬱症的香港藝人張國榮,在2003年愚人節那一天突然過世,各大電視台都是第一時間以頭條新聞去報導,不過就避免直接用「自殺」的字眼,用墮樓身亡來描述,而事件的前因後果也不會去詳盡去述,避免社會公眾產生模仿的效應,後續就會加入探討憂鬱症成因和治療方法的報導去平衡。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炳玲:「在自殺新聞�面你可以看到,整個社會反映了什麼!例如你講張國榮事件,張國榮因為憂鬱症(輕生),你會看到香港媒體,會報導很多什麼是憂鬱症,為什麼憂鬱症會導致人自殺,其實自殺是不是解決方法。」

香港平面媒體的娛樂版面和一些八卦周刊,就會比較從死者的感情生活,遺產分配去著墨,電子媒體的新聞報導,就不會將涉及公眾人物的社會新聞娛樂化,這是有明確的規範去讓記者遵守。

張炳玲:「縱使你是因為基於公眾的利益問題,但是你也不應該侵擾人家的不幸和悲哀,將社會新聞變成很煽情,很娛樂化其實都不應該。」

香港記協主席強調,媒體記者在處理新聞時,應有自我約束的新聞操守,在任何情形下,政府還是不宜干預太多。

◤人氣精選文◢

👉揭密!最愛背的包款會洩漏真實個性?

👉 小資守財不易!5大易破財行徑大公開

👉8大招財錢包色彩推薦!換上財運滾滾


#自殺#憂鬱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3

0.0449

0.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