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300年歷史 恭王府將完整重現原貌

記者 仇佩芬 / 攝影 魏嘉良 報導
發佈時間:2006/02/13 22: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北京是清代的國都,擁有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建築。民間建築以四合院最具特色,而皇室建築則以王府為代表。TVBS記者特別採訪了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恭王府,透過鏡頭帶大家看看,在北京文化管理部門的維護之下,現在的恭王府呈現出什麼樣的風貌。

清代建都數百年的北京城,號稱有上百座王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恭王府。

喜歡看清裝劇的人都知道,恭王府曾經是清朝大貪官和珅的住宅,後來賜給恭親王奕訢。先後兩任主人,都是權傾一時的朝廷大臣,在修建府邸上花盡心思,也因此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說法。

走進恭王府花園,代表皇室地位的精緻建築,和中國江南的庭園風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從亭台樓閣,到小橋流水,每一個小細節,不但象徵著主人的財富與地位,更體現了他們的文學素養。

花園內的建築以樑柱雕刻最有特色。清代將蝙蝠視為吉祥的象徵,整座恭王府花園,共雕刻有9999隻蝙蝠。據說這些蝙蝠是為了守護藏在花園的正中央的鎮園之寶,這一座康熙親筆所題的「福」字碑。

導遊:「這個福字是康熙一生中非常完美的手筆,也就寓意著什麼呢?皇恩浩蕩,新的一年,你的福氣,皇帝給你送到家。」

位在花園東半部的這座戲樓,是清朝皇室建築的代表作,由恭親王奕訢所建,供皇親國戚們欣賞戲曲。

如今,少了悠揚的絲竹之聲,這座王府戲樓成為遊客們欣賞中國雜耍藝術的地方。

除了後花園,恭王府的主體建築,其實是從來沒有對外開放過的王府住宅。無數的國家大政在這裡議定,主管外交事務的奕訢接待外國賓客的多福廳,更是中國近代外交史上重要的一個場景。

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孫旭光:「奕訢在這裡曾經接待過英法聯軍的特使,據查,議定了英法中不平等條約的內容。」

為了在2008北京奧運之前全面對外開放,恭王府從去年起陸續展開修復工程,一磚一瓦,都經過仔細考證,甚至遠赴海外尋找建材。北京文化部門希望,當恭王府重新展現在世人眼前時,將是這座皇家府邸在全盛時期的面貌。

#北京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88

0.0569

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