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瞄準奧運商機 廠商灑錢爭相贊助

記者 莊志偉 / 攝影 高志宏 *青島 報導
發佈時間:2006/08/11 22:46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參加奧運的運動員,爭的是金牌榮譽,但從經濟的角度,卻是一場商機高達1千億美元的金錢戰爭。今天的奧運系列報導,就讓我們從大陸知名的青島啤酒跟海爾家電, 來看看這場比賽的遊戲規則。

海爾集團宣傳畫面:「海爾同中國奧運一起,詮釋了更快更強更高的奧運精神 。」

到底要花多少錢,才能當上奧運贊助商?北京奧組委最近開出最新的底價,台幣1億6千4百萬,這還沒算上競爭者間的喊價大戰,例如大陸知名的運動品牌李寧,喊到52億台幣,還是輸給愛迪達,最後成交價永遠保密,問題是,廠商為什麼趨之若鶩?

海爾集團發言人張鵬:「(身為贊助商)我們圍繞奧運開發的產品,是獨家的,是排它性的。」

TVBS記者莊志偉:「根據北京奧組委估算,如果廠商花1億美元,贊助其它運動比賽項目,可以為品牌知名度增加1個百分點,但是贊助奧運效果卻是3倍。」

除了海爾集團,青島另一家超級品牌青島啤酒,更是寧願放棄獨家的權利,也要跟北京燕京啤酒一起擠進贊助商行列,業者預估,投資這塊大餅的成本雖然很高,但是將來可預期的總體收穫,卻是誘人的數字,1千億美元。青島啤酒廠總裁金志國:「從64年的奧運會之後,加上全面質量管理,使日本經濟突飛猛進,再看看88年,漢城奧運也是如此。」

龐大的投入,無可限量的收穫,讓奧運贊助商成為世界級品牌爭奪的頭銜,場內的競技,還要等2年,場外的金錢大戰已經開火。

#北京奧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5

0.0394

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