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以黎戰爭/中東議題 美扮演仲裁者角色


發佈時間:2006/08/12 23:3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在處理中東議題上,美國一直扮演中間者的關鍵角色,不過布希上任後,力挺以色列的態度,跟前幾任的美國總統相較,明顯不同,美國跟中東國家之間的微妙關係,是否因此產生了變化?我們請人在華府的特派記者史哲維,來告訴我們。

美國總統過去這2、30年來處理中東問題的立場,一直是在保障以色列生存的前提下,親自下海,努力的擔任公平的仲裁者。儘管成果不一,但是中東各國,世界強權,乃至於西方國家,大體上都還接受也承認美國斡旋的效力,和它的道德正當性。

但是2001年布希總統上台以後,美國的立場就有根本的改變。怎麼說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和所謂的「恐怖組織」之間的關係上,布希一開始就主觀的認定以色列是好人,其他的都是壞人。這個觀點被落實在政策執行面的結果,就是布希讓以色列的超級大鷹派總理夏隆放手做事,而且他自己也拒絕跟所謂的壞人溝通,這是以前的美國總統絕對不會做的事。

再來,把這樣的觀點和政策,放到這一次的停火議題上,那我們就可以看清楚了,那就是布希跟過去的美國總統相比,他在衝突的第一時間,根本不打算斡旋雙方停火,最好是以色列把真主黨打的稀趴爛之後,再以勝利者的姿態介入。

不過,目前的現實問題是,以色列根本消滅不了真主黨,而且過程中還殺死一堆無辜的老弱婦孺,又讓全世界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邊看邊罵。現在布希非得做些事了,但好幾年不介入,又放手讓以色列去幹的結果,是美國在中東問題的威望和影響力持續降低。布希的政策,到目前還看不出來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有什麼樣的幫助。

#中東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93

0.0429

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