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永遠3個月大 親情道德難面對

記者 張家齊 / 攝影 李偉華 哥本哈根 報導
發佈時間:2007/01/05 22: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美國有一個小女孩,因為感染了罕見疾病,這輩子注定智商只能維持跟3個月大的嬰兒一樣,他們的父母決定讓她動手術,這輩子的身材一直保持在6歲的樣子,以便往後照顧,這樣的決定引起全美爭議;然而,面對孩子罹患罕見疾病,父母又該如何自處?TVBS獨家在丹麥也採訪到一位有罕見疾病雙胞胎的台灣媽媽,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

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這輩子的智商都只會像三個月大的嬰兒一樣,你會怎麼辦?沒人希望碰到,但碰到了怎麼辦?愛希利的父母,在3年前決定讓她動手術,永遠維持6歲的體型身材。聖地牙哥大學卡利其曼博士:「這對父母面對的是2個選擇,一個是讓她留在家裡,如果她體型一樣小的話,或者是交給託養單位,因為他們將無法再照顧她。」

愛希利的父母選擇前者,用前所未有的手術,使她維持134公分、34公分,不會有胸部、沒有月經;全世界醫學界都在關心這個案例,但心理上,這對父母是這樣想的。兒童醫學教育中心院長迪雅克馬:「那是個震撼性的經驗,當我小女孩和父母同處一室時,他們非常清楚的寵愛她,而傾聽他們堅持動手術的理由,你在當下絕不會懷疑,沒辦法能讓這對父母更輕鬆,全是為了小女孩更好的人生。」

愛她還是害她?全美的爭議兩極。但罕見疾病,需要關切。TVBS在丹麥,專訪15年前嫁到丹麥的台灣媳婦蘇珊娜,當年她的一對雙胞胎,罹患了腦性麻痺,最能體會這種心情。旅居丹麥僑胞蘇珊娜:「你有這樣的小孩,社工也知道你會比較辛苦,所以你難過的時候,他可以他會給你一個擁抱,有時候一個擁抱,就代表很多,你就會覺得,人間是有溫暖的,然後你會覺得,還是可以活下去。」

她決定讓漢娜交給別人撫養,這對父母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援,從出入的車子全面改裝、到屋內所有的設備,都改成讓家人比較容易照顧漢娜的設計,這一切通通免費,但真心付出的愛,才是無價。

漢娜養父:「他是我們的金磚寶貝。」蘇珊娜:「你今天即使我選擇,2個小孩都不要照顧,就是說在這邊(丹麥),他們的觀念,不會覺得說,你真的是好狠心的媽媽,他們說這是你的權利,你可以說你沒有辦法,你就說不,就說個不,他們(政府)會照顧,他們會瞭解,至少你自己不會再給自己,心理上另外一個壓力。」

「誰都不希望碰上」,但若真碰上了,台灣社會要怎麼幫助罕見疾病的父母呢?

#罕見疾病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6

0.0397

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