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窩在家不出門不社交!日「繭居族」暴增到146萬人


發佈時間:2024/05/31 22:1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31 22:16

日本有一群整天只窩在家,不願意外出社交的「繭居族」,有些人已經二十幾歲了,不願去上班,也不想外出跟別人有互動,整天窩在房間打遊戲。日本統計,這樣族群有將近150萬人。特別是新冠疫情過後,「繭居族」的現象,不只在日本,已經變成全球性問題。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窗邊書桌放一盞檯燈,桌上文具公仔還放了幾本字典,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房間,是這位22歲東京青年每天窩著的地方。

東京22歲家裡蹲青年大石和輝:「我常常窩在家裡,沒有特別的事,就會一直待在家,不過卻又希望,能跟人多交流。」

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不就學不就業不想社交也不想找人說話,打遊戲滑手機度過一天。

 
東京22歲家裡蹲青年大石和輝:「總之就覺得很不安,像是以後能不能結婚,未來自己能不能就業啊。」

這在日本其實有個專有名詞Hikikomori中文叫「家裡蹲」,定義是連續六個月以上,不太走出家門,幾乎都窩在房間,如果出門也只會在家附近採買,像這位22歲男子,小學五年級被同學霸凌後不想上學,中學只讀一星期就放棄,函授課程也半途而廢,成了家裡蹲。

格拉斯哥大學臨床心理教授Hamish McLeod:「家裡蹲這種社會隔離6個月以上的,通常是因為,重視的目標沒達成,有時候是考不上想要的大學,沒錄取想要的工作。」

而家裡窩久了負面情緒也在堆積。

東京22歲家裡蹲青年大石和輝:「有想過是不是讓人生重來,的確也想過要不要結束生命。」

但他不是最嚴重案例。

筑波大學教授齋藤環:「最近在離職或失業後沒辦法回到職場,變成家裡蹲族的案例有增加,另外就是變得長期化,50歲、40歲窩在家的人之中,有從小學中學開始,就一直在家裡蹲直到現在。」

 
疫情前日本政府曾經估計,全日本至少115萬名家裡蹲族群,2023再次調查,變大約146萬,等於每50位15到64歲人口,就有一人,東京都去年調查,就算不是家裡蹲,也有將近1/4受訪者,經常因為負面情緒就不出門。

東京NGO代表大山和志:「因為疫情影響開始遠端教學,等學校開放實體後,結果變成無法出門上課,和拒絕上學相關的家裡蹲族,類似這樣的諮詢有增加。」

而疫情過後,不只日本越來越多國家發現,家裡蹲根本成了全球現象。

格拉斯哥大學臨床心理教授Hamish McLeod:「現在各國都很廣泛出現,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各國都有人與社會極度隔離,不只是日本,或其他亞洲國家的問題。」

從美國到非洲奈及利亞,再到歐洲的丹麥法國,都有相關研究。

 
法國家裡蹲青年:「跟人交流和社會壓力,這些東西我不擅長,我的房間就是避難所。」

法國家裡蹲青年母親:「我兒子一直待在房間裡讓我很焦慮,他常常把房門鎖上,處在自己的世界完全孤立。」

這位法國媽媽很擔心兒子,但光焦慮沒有用,家人往往能成為改善的關鍵。

格拉斯哥大學臨床心理教授Hamish McLeod:「長遠來說想幫家裡蹲的人,通常需要慢慢回歸社會,例如工作就業。」

回到日本,政府越來越重視家裡蹲現象,也開始想方法伸出援手。

東京家裡蹲專線人員:「是,這裡是東京都,家裡蹲協助網絡,您是第一次打電話來嗎?」

各級政府設立諮詢專線還有精神科醫師,嘗試用對話機器人,協助家裡蹲的人建立溝通社交能力。

機器人vs.CNA記者:「你有參加什麼社團嗎?(完全沒有)。」

另外九州大學也有研究,未來可能用血液樣本,就能及早發現家裡蹲傾向的患者,盡早介入改善甚至開始治療。


 
 

 
#社會隔離#負面情緒#疫情影響#家裡蹲#繭居族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54

0.0727

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