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為地震頻頻,向來防災意識很高。在每一次災難後,日本就會檢視災害情況,不斷修正建築法規,希望建物更具有耐震性。他們同時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抗震新科技。像是東京晴空塔,有一個「中柱」設計,地震來臨時,可以抵消搖晃力道,減少災害。
CNN記者Kyung Lah:「讓您看看日本許多辦公室或家裡當時狀況如何,我們在辦公大樓的9樓發生地震時所有的文件滿天飛,我們還有資料庫,所有的錄影帶散落一地。」
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當天發生芮氏規模9.0大地震,這場地震更被日本人稱為「東日本大震災」,當年奪走的人命加上失蹤人數總共超過2.2萬人。
美聯社記者:「車輛被海嘯沖走,道路和橋梁被沖垮,船隻也不敵湍急水流,被沖進城鎮裡又出海,沿路沖斷電線桿。」
歷經311、和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等致命天災後日本人從中學到教訓。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每一次天災發生,都得從中記取教訓。」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日本每次強震後就會檢視損害情況,並更新建築法規,而且在建築物的抗震工程上不斷有新的改變。
歷史學家兼作家Charles Schencking:「日本在我們所謂的地震工程上投入大量資金。」
歷史學家Janet Borland:「每花費1美元用於減少災害風險,在(災後)重建階段就能節省3到4元美金。」
日本首相辦公室宣傳影片:「透過將中柱置於晴空塔中心,發生地震時中柱和晴空塔的反向搖擺,可將震動減慢約50%。」
這種「中柱」是用鋼筋水泥打造底部的三分之一處和塔部相連,上面則是設計成可自由搖動,當地震來臨時中柱和晴空塔的震動幅度不同,也就能互相抵消力道,減少劇烈搖晃的程度。
日本首相辦公室宣傳影片:「它(中柱)足夠堅固,即使在大地震中也能繼續運作。」
另外還有紡織業者將百年傳產技術,轉化為建築防震利器。
這間公司端出拿手絕活,將碳纖維編織成弦,再一根根綁定在建築物外牆上,當地震來襲建築往一邊傾斜時,另一邊的弦就會拉住它,固定住建築物本體。
除了建築之外日本在新幹線的避震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日本新幹線列車駕駛:「啟動緊急煞車,所有系統亮燈電力歸零。」
日本首相辦公室宣傳影片:「在地震來襲前,地震引發剎車系統啟動,讓列車速度減緩或停下來,系統是偵測在主震之前從震央傳播的P波。」
身處在全球地震最頻繁的地區,日本更從上到下年年進行演練,隨時保持防災意識。
沖繩電力公司廣播系統:「今天上午9點01分,沖繩縣全境發布重大海嘯警報。」
沖繩電力公司200多名員工,模擬規模5以上地震,30分鐘後海嘯就要來襲的防災SOP,還要訓練員工,如何在斷電後快速恢復供電。
沖繩電力防災危機管理室負責人松原淳:「重要的是如何聚集和動員人員,首先我們認為確保員工的安全和災後復原工作很重要。」
日本在防震上的用心,不只能夠保護日本國民的生命財產,也能提供給台灣等其他多震國家或地區,一個借鏡與參考。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