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先前提出,年收入7.5萬美元是幸福薪水的最上限,這幾年持續引發心理學家的爭議。專家持續在研究,高薪是不是真的能帶來快樂。美國財經媒體CNBC就找來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金錢只是帶來幸福的原因之一,如何善用財富增加社交、追求自我認同,才能稱得上是擁有理想薪水。
美國民眾:「數字上來看,我個人可能會說約8萬美元,我的理想薪水可能是10萬美元,我的完美的薪水會是35萬美元,我的理想薪水會是一年20萬美元。」
談起理想薪水,每個人的數字可能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根據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康納曼,在2010年的研究,卻是有一個符合普世價值的數字。專家認為年收入只要超過7.5萬美元,也就是大約225萬台幣,帶來的幸福感其實都大同小異。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桑托絲:「當人們聽到7.5萬美元這個數字時,可能會質疑是否真的如此,是否應該根據2020年的通貨膨脹調整,或者如果住在舊金山或紐約,相比於愛荷華等地是否有所不同,實際研究顯示這個數字可能略有變化,但不會有很大的差異,不會突然變成需要200萬美元,才能讓人更快樂。」
專家坦承,沒有錢確實萬萬不能,但薪水會因為好還要更好的心理,導致不論有多高都會覺得不夠。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心理學教授盧米絲姬:「這個研究讓我想起一個提問,問人們需要多少錢才能更幸福,無論他們賺多少錢,他們總是提出比現有收入稍微高一點的數字,這讓我意識到我們總是想要更多,即使我們以為滿足了特定的數字,我們其實永遠不會真正滿足。」
多年來研究幸福心理的耶魯大學專家,甚至直言,過高的薪水反而會成為牢籠,讓人離幸福快樂總是有一段距離。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桑托絲:「事實上很多人會體會到所謂的黃金手銬,也就是他們被困在這份薪水很高,但卻非常討厭的工作中,現在他們的薪水達到年收入五十萬美元,所以很難轉換職業,這是因為他們買了一間更貴的房子,買了一輛更昂貴的車等等,研究顯示如果你真的想對工作感到快樂,不應該將焦點放在薪水上,而應該專注於工作是否符合你的個人優勢。」
而且專家強調,所謂高處不勝寒並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根據研究顯示,金字塔頂端的人群,往往會覺得孤獨。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桑托絲:「有很多錢並不能讓我們快樂的原因之一,是很富有往往對社交關係造成巨大挑戰,可能會產生龐大的壓力,不但有錢的人可能會感到困擾,沒有錢的人跟他們相處也可能感到羞愧,這種情況可能會讓人有些好笑,會說我多希望自己是億萬富翁,再去擔心家人如何反應,但實際上如果看看有錢人,他們往往感到非常疏離和孤獨。」
信用卡支付處理公司的執行長普萊斯,也曾經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但在2015年他自願縮減九成薪資,讓公司員工的薪水至少七萬美元起跳,自己改領最低薪資。不但公司業績三倍翻漲,普萊斯說自己也比以前更開心。
信用卡支付處理公司執行長普萊斯:「比起以前搭直升機,到阿拉斯加的各個山頂然後滑雪下來,現在的我必須爬上去,這需要我花上兩三天的時間,而以前只需要半小時但仍然非常酷,我還是能夠攀登阿拉斯加的山峰,年薪七萬美元的收入也能做到。」
專家強調不要把薪資跟成功畫上等號,也是創造理想薪水的重要觀念。
克雷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恩:「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幻想,認為更多的金錢、更多的成功,和更多的物質,會給我們帶來最終的幸福感。」
比起薪水的高低,怎麼花手上的錢才是掌握幸福感的關鍵。專家建議用金錢創造各種像是旅遊、社交等等,能帶來快樂以及幸福的體驗,而不是陷入社交網站的攀比陷阱,才能讓薪水創造最大的價值,讓每份收入真正成為完美的薪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