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氣候暖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蔓延,世界糧食安全出現重大挑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糧食每降低損耗一個百分點,就可多養活約7000萬人;以中國大陸為例,每降損一個百分點,約可多養活1600萬人,因此,大陸積極推動「藍色糧倉」的漁業發展,並且發布「五大支持」,鼓勵沿海各省建設國家級的「海洋牧場」。
一網網豐收的漁獲,這是一趟滿載而歸的行程,只不過這裡不是國際公海漁場,而是大陸正在推動的一處「海洋牧場」。
大陸漁民林聖發:「這個地方的魚,跟我們傳統網箱的魚質量就不一樣,(為什麼怎麼不一樣)口感肉質,大家客戶反映過來給我們就不一樣,所以我們特地又跑來這裡來抓。」
大陸農業農村部研究員姜楠:「那麼海洋牧場呢它是指在一定,特定的這種海域範圍之內,那麼將海洋當中的生物,和我們人工投放的生物先聚集到一起,然後有計畫的有目的的去培育,我們海洋的漁業資源的這種人工漁場,那為什麼叫牧場呢,那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就是它是和這個在大草原上,非常廣闊的草原,我們成群的趕著牛羊放牧是一樣的。」
大陸財經評論員劉戈:「通過人工,然後建造起來這樣的一個生態環境,這個環境就是這些(人工)礁石,然後進去放到海裡面以後呢,它生長這個藻類,然後還有什麼其他的這一些,海洋裡面的海底的各種生物,然後它們自己慢慢形成一個,一個生態體系在這樣一個體系,你看裡邊的海參也好海貝也好,那麼就是說它既可以修復環境,同時的話又可以生產海鮮,所以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這樣的一種生產方式。」
大陸之所以全力推動海洋牧場,和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密切相關。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全球糧食損耗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約可多養活7000萬人;以大陸為例,每降低糧耗一個百分點,就有1600萬人受惠;要如何開源節流,北京當局公布五大支持,發展藍色糧倉。
大陸農業農村部研究員姜楠:「以前我們呢說是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那麼是以我們糧食生產為核心的,這樣的一種安全體系,但是呢糧食這種它種植在陸地上,那麼它需要消耗我們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我們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那麼我們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也是非常緊張的那麼海洋當中呢,它真的是有很多我們可以探索的,巨大的食物生長的這樣的空間,有很多的水產品也可以為我們,提供營養提供動物蛋白,那麼可以有效的取代一些我們的糧食,所以呢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實現糧食的這種安全,和資源環境安全之間的一種平衡。」
原本是要做為大陸應對糧食安全問題的海洋牧場,卻意外帶動以捕撈維生的漁村觀光產業,並且在民間掀起海釣熱潮。
大連市漁業協會會長劉曉軍:「漁具的銷售額是在10億左右吧,帶動的產業價值大概在80億元。」
截至目前為止,大陸已經闢建了110個國家級海洋牧場,預計在三年後的2025年,要增加到178個海洋牧場示範區,引進智能管理技術,並且依據不同的海域生態劃分,讓海洋牧場逐漸從近岸,走向深海的生態糧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