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裔學者陳仁宜宣布角逐加州主計長,他接受中央社專訪笑談幼時返台想吃麥當勞,現在力薦朋友旅行寶島享用台灣美食,並感恩「父母的努力犧牲」,成就他自我實現。
以中文、台語說著「大家好,我是陳仁宜,請支持!」陳仁宜名字的羅馬拼音Lanhee Chen帶了點台味,透露出他生長於美國的台灣背景。43歲的他近日宣布競選2022年加州政府最高的財政監督官主計長一職,準備直接面對複雜的加州選情。
陳仁宜在高中時決定捨醫學領域,研讀法律和政治;進入職場投身美國多場重量級選戰的政策顧問,擔任過白宮任命官員,從政界轉身學界、又即將投入公職選舉。雖然亞裔家庭通常不會鼓勵子女參政。
陳仁宜9日告訴中央社記者,父母來自台灣和家中的移民心態形塑了他的成長歷程,「為了全家與孩子在異鄉可以成功,父母犧牲了很多」,但雙親支持他自由發展天賦,讓他一路走到現在的位置。
陳仁宜在史丹佛大學任教,也是智庫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研究員,還身兼美國各大電視台的政治評論員。
「沒有任何人脈、沒有美國經驗,必須白手起家」,在全新的環境中生活,陳仁宜眼中所見父母的奮鬥歷程,可與許多移民海外的家庭共鳴。
1970年代,他的父親陳崇廉與母親謝雅美各自從台灣赴美留學,兩人在俄亥俄州認識、戀愛。當陳崇廉到北卡羅來納州接受醫學訓練時,謝雅美是化學老師,兩人婚後生下長子陳仁宜。在他6歲前的記憶中,「當時的北卡幾乎沒有台灣同鄉,連亞裔都很少」。
舉家遷居加州洛杉磯後,父親展開執業醫師生涯、母親從事科學工作,住在台灣移民較多的羅蘭崗(Rowland Heights),學生階段的陳仁宜被鼓勵「做更多數學練習題、更用功唸書、更認真做事」。
童年時,家裡每年至少回台灣一次,陳仁宜記得「外公去世那年回台6週,那時候的台灣和現在很不一樣」。長大之後,他懂得欣賞創意無限、種類繁多的寶島美食,眼中不再只有「麥當勞」速食。
祖父陳世榮當過大法官、曾參與制定破產法,陳仁宜與有榮焉,這或多或少影響到他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法、政博士學位。
去年一月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期間,他返台觀選,從不同的角度對台灣留下深刻印象,「台灣是整個印太地區的民主典範」。
台灣擁有繁榮的經濟、自由市場體系中的企業以及民主政制,他說,「這些都是美國想在全世界推廣與支持的價值」。面對中共近年不可預測的行徑,他認為是個難題,「美中關係與台海之間若有衝突,對哪一方都沒好處」。
和幾十年前父母移民到美國時的狀況不同,擁有亮眼學經歷的陳仁宜,名字經常和美國共和黨人連在一起,並已獲得不同路線的共和黨政治人物為他的選戰背書站台。
當然這些還不夠,他說,在加州競選需要爭取更多「追求改變的務實者支持」,包括獨立黨派、甚至民主黨人和跨族裔的選民,且必須先通過明年6月的初選考驗。
「只有出來參選才能把研究和想法化為行動」,陳仁宜希望他的行動也能啟發其他台裔、亞裔背景的年輕一輩,「參與政治、擁有發言權」,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變。(中央社)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