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大草原,海拔2千公尺的超大草場,我們的採訪團隊在這裡看到3個台灣人,同心協力一起經營草原渡假村!想像在冬天零下45度的大草原,到10月份就是零下25度的「大冰箱」,要拚觀光,一切從頭開始!台灣人靠的不只是咬牙苦幹的韌性,也不只是純熟的資金調度,和堅持品質的作法;在他們3人內心,還有一份願意落地生根的情分,真正關心牧民員工的生活,把長久經營的「心」放在草原,租約簽了50年,就是半世紀,讓我們去蒙古大草原看看,這3位台灣同鄉,和你我非常不一樣的生活!
◎台灣「鐵人」3好漢 草原攜手同心
俯瞰水藍得像海面的天!綠絨的草原上,雪白的蒙古包,環著一棟主建物,像微笑的嘴,朝兩邊成圓弧形狀拉開,海拔2千公尺的大草原,又來了一個團。
13、14人都從成都飛奔而來,等不及要跨上蒙古馬,體會草原馳騁的那股勁兒!夾雜在旅人當中,套著灰綠色雪衣的曾廣維是台灣人,他和老闆吳宏生,經理侯耀卿都是台灣同鄉,也是內蒙草原度假村最堅強的鐵3角。
◎只3台灣人全職 蒙古雇員自來去
很難想像,這3個人之外,佔地1500甲的草原度假村,其他所有的人全是每年6月到9月臨時招募的雇員,收房間的、曬被單的、表演的,草原周圍村落的漢人、蒙人,幾乎是全家出動賺台灣老闆的工資。
◎吃素 台灣人內蒙拼經濟3年適應
吃素的侯耀卿竟然也在蒙古住了3年,旅遊團來了必點的烤全羊,殺一頭要價台幣1萬,今年旺季宰了1千頭,讓侯副理連連阿彌陀佛,又過了1年!
◎天未亮採買搶菜 台灣經理內蒙拼
每2、3天要花5小時採購的他,推開草原菜廚的門,就像進了藏寶閣如數家珍。草原渡假村經理侯耀卿:「開車到2百多公里外的集寧市,去買那個菜。」記者:「那你開車出去的時候,早上要幾點出門啊?」
侯耀卿:「差不多5點多,因為那個要這邊開過去,要1個多小時,要趕在7點半左右到那邊,不然卡車的菜基本上都會賣光了,有一些從北京過來的,像這個小西紅柿(番茄),或是這種精進菜,真正的那個盒豆腐,盒豆腐這個都北京過來的,所以去的時候都要仔細看,有時候都放好幾天。」
7、8月最忙的旺季,餐廳裡兩層樓同時開桌,旅行團筷子夾起的菜和米飯,很少是蒙古生產,都得靠侯副理千里迢迢運回草原,同一個時間,渡假村裡另外2個台灣人也忙到團團轉。
中國進行式主持人方念華:「輝原錫勒草原一望無際,現在9月秋收,之後到10月,整個迎接的就是嚴寒的冬季,不過說秋收,其實能夠收的也就是當地人說的土地,台灣說的馬鈴薯,因為實在是缺水,像後面這個台灣人開的99草原渡假村,就得打87米深的水井,自給自足。」
◎2支手機24小時無休 內蒙爭業務
曾副總2001年來到內蒙草原,靠著一雙山上山下勤跑的長腿和2支手機,把業務量做到從內蒙到呼河浩特轉來90%的團,都送進這裡。
草原渡假村副總曾廣維:「我明天上呼(和浩特)市,多看著啦,後面的團隊採買的東西啊,那摩托車都沒問題了吧,10號、11、12、13(號),記得要拆(蒙古)包!」
◎台灣副總遠見 內蒙渡假村水井深
就像大總管,也像管家婆,87米深的水井,還有238個蒙古包客房的品管維修,所有客訴全靠他打理,原來學建築,現在拼草原觀光,在內蒙一切靠自己動手,他覺得自己這才叫「學以致用」!
草原渡假村副總曾廣維:「這裡就是壓力罐,然後大概我們的大氣壓壓力調到3.6,就可以從這邊,打到(渡假村)各個部門去了,所以如果你們自己不蓋這個水井的話,沒辦法,就是你根本沒有開渡假村,這邊需要用水嘛,那這邊的水井要輸送到各部門,壓力不夠,那我們(自己)的容量大,所以…。」
◎3歲台灣之子 內蒙草原活蹦亂跳
大陸和草原帶給他最大的回饋,就是活蹦亂跳的安安!小小的台灣之子,在內蒙出生,跟爸爸曾廣維和媽媽,3年來的夏天,都擠在員工宿舍裡。
◎真正「7-11」 台灣人在內蒙早做到晚
在草原,哪有什麼托育問題!每晚歌舞表演一開張,安安熟門熟路地跟著蹦蹦跳,所有表演團員都幫忙盯著,因為他的爸爸和另外2個台灣阿伯,每天7-11,到夜裡11點才有空整理業務,家常便飯。
1995年到現在,獨資創立99草原渡假村的吳宏生,當年在台灣唸嘉農獸醫系和文大森林時,絕沒想到人生有15年,獻給了內蒙觀光!
◎租約50年 零下45度維修成本高
1992年就到大陸,95年原本只想來草原開個小小牧場,誰想到帳篷幾座,留客過夜,大受歡迎;2千萬人民幣的投資,隨時光飛逝,變成一座座蒙古包,租約一打50年,他不想讓台灣人漏氣。
方念華:「在蒙古的草原上,做渡假村的生意,台灣人當然要最懂得因地制宜,豪華蒙古包,每一個配的門都是厚厚的鐵門,唯有這樣才能夠擋得住每一年在修業期間,這邊動輒零下20度、45度的超低溫。」
◎3張床 蒙古包過夜合台幣2500元
草原渡假村總經理吳宏生:「這樣一個連(設備的蒙古包),早期可能比較便宜,現在蓋起來大概要花5萬(NT25萬),包括裡面的設施,裡面的衛浴設備、家具這些東西,看客流量,然後看來客數來決定說我的規模,要擴充多少,才能容納多少客人,當然從經濟角度,要考慮回收的時間,你算的回收時間大概,一般現在我們這邊基本上,客流量的接待量應該差不多了,如果我們再擴充的話,可能要67年才能回收。」
豪華蒙古包3張床,過夜合台幣約2500!裡面簡單,卻乾淨清爽,打掃的女孩和同鄉,最忙的時候有126人受雇,每年6-9月底,管吃管住,打定這份工。
曾廣維:「您好。」記者:「所以曾副總,這裡就是山蓋腦包村?」曾廣維:「對,就是山蓋腦包,大概20幾戶,一般幾乎都是在我們那邊打工的比較多。」
20年的磚屋裡,全家兩老都在台灣人的度假村工作,零下45度,堅持可以守西門、當警衛,坐在亭子屋裡看著,問他要做到什麼時候?
渡假村門衛李有才:「去年我就想和我們老闆和經理講,他們在這兒幹,我就在這兒幹,我如果身體還好,那麼他們到別地方再幹,需要我,我就跟上走。」
◎內蒙員工一封信 台灣老闆紅眼眶
6、7個像這樣的小小村,替台灣人的度假村「拉馬」,總收入一年可以衝破台幣250萬,臨走的這天早上,長期和吳老闆3人合作的馬伕,聽說台灣記者來了,認真寫了封宣言,拜託台灣老闆讓他唸。
拉馬人張全全:「每年給我們帶來的很多很多衣物,幫助我們解決了穿衣,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用品。」
◎台灣人在內蒙 捐款募衣不欲人知
3個台灣人回北京上海,為村里人向台商募舊衣,默默成立基金捐窮,在草原救急,生意以外的一份情,幾乎沒有旅行團知道;從台灣來,在草原漸漸生根,人生往往在意料之外,才異常豐富。
◎「我會留念這裡」 意外生根戀草原
侯耀卿:「要怎麼講呢?說也有好處,也有那個吧,感覺這邊就是也蠻舒服的,但生活種種方面,還是比較差一點。」記者:「那你還會像第1年一樣,來了以後,把行李都打包回去?」侯耀卿:「不會不會,會滿留念這邊的。」
吳宏生:「來這邊15年,我覺得最大的改變就是,不只是在經營一個企業,更大的是我覺得對這邊的一些牧民的生活,有改善,所以有時候覺得不賺錢嘛,也當作在做一個善事的那種感覺。
15年,看著他們的小孩變大人,然後年輕力壯的變年紀大了,但是感覺他們跟我們的這個互動,跟關係越來越親近,所以從我內心的感覺,我覺得跟草原一樣,心胸更加地寬闊。」
10月的大草原就快結霜,3個台灣人又度過最忙的一季,渡假村還會繼續投資、保守擴建,就像他們的草原人生,無限開展,難以限量!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