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國進行式】地球村「門面」靠他 一把梳撐片天

記者 莊志偉 / 攝影 李皇龍 瀋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09/08/01 20:2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人生七十才開始,聽起來像一句口號,但是對於被譽為「梳子大王」的台商王作敏來說,卻是真實的生活,當初他在年近半百的時候,才毅然前往瀋陽,開設自己的工廠,直到現在,已經生產了上千種款式,超過6千萬支的梳子,不過今年剛好七十歲的他,還是堅持每天上班接近20小時,只為了希望自己的產品銷路更好,品質更加完美。

看著東北瀋陽這片玉米田,恐怕很難跟流行時尚聯想在一起,但信不信由你,歐美各國可有不少人,每天就要靠從這裡出產的商品,打點門面,而關鍵人物就是他,被大陸媒體譽為梳子大王的台商,王作敏。瀋陽台商王作敏:「一般的歐美他們,是喜歡用木頭做的,這種豬鬃的它的優點就是,會避免靜電,梳起來以後梳久以後會光亮,你的毛髮自然而然就會光亮。」

◎在東北台商做一把梳 鑽研破千款

梳子大王,可不是浪得虛名,看似簡單的一把梳子,王作敏到現在已經研發出超過上千種款式,畢竟相對於歐美頂級精品,一種產品就可以賣十年,還有大陸廠商大量廉價品的夾擊之下,台商生存的頭號關鍵,就在創意。王作敏:「你像這種東西,我們就是做成這樣簍空的,你看有鑽石的北斗七星。」記者:「台北設計在東北完成?」王作敏:「對,台北(設技團隊)把它圖紙,過來以後我這裡就幫他做,所以我跟台北講,只要你能想出來,我就可以做出來。」

◎日揉豬鬃20公斤 暴利難誘穩致遠當然還有品質,一把要賣到幾十元,甚至100美元的梳子,可不能馬虎,像是拿來做刷毛的天然豬鬃,就只能靠專人,用這樣類似馬殺雞的手法,充分揉合,才能確保粗細長短均勻,動作雖然慢,卻不是機器能夠取代的。王作敏:「今天你要揉多少,今天?」員工:「我今天得揉40斤吧。」王作敏:「就是20公斤。」記者:「20公斤?」王作敏:「對。」

◎40道工序誰能比 打敗大陸廉價梳

TVBS記者莊志偉:「要用天然的豬鬃來做成梳子,動輒需要3、40道複雜的工序,不過也就是這樣的堅持,才讓台商梳子大王的產品,能夠跟一般的廉價商品發生區隔,搶佔歐美的高價市場。」

王作敏:「每一個小紅旗代表一個國家,像蘇聯是一個旗,加拿大美國,每新開發一個國家,我們可以插一個新的旗子上去,現在一共大概36個還是37個。」

◎49歲闖瀋陽製梳如鑄劍 從心練功

求新求變的創意,來自長達半個世紀的積累,王作敏早在民國51年,就投入梳子這個行業,當初作的是國際貿易,後來為了夢想擁有自己的工廠,在49歲那年,毅然飛往大陸,選擇到林業資源豐富的東北來設廠。

王作敏:「(剛來的情景)是很難想像,我沒有電話,要跟台北聯絡沒有辦法聯絡,要跑到瀋陽去,路什麼都沒有,冬天更辛苦,冬天車子裡面,我只有一個貨車沒有暖氣,只好用那個大衣包起來。」

◎每天18小時就爲做「好梳」 廠是家

王作敏:「孫海生過來吧。」員工:「早啊,董事長。」王作敏:「過來過來,他們都是農夫嘛,來到這裡以後,才開始接觸這個,我把我能瞭解的,我做的一點一點給他們,到現在還整天在罵他們。」

王作敏:「我剛來的時候93年,有一天早上下雨,結果有好幾個員工沒有來,我說你為什麼不來上班呢,他說今天下雨啊,那意思是什麼呢,農夫是下雨天就不到田裡面去的,那工廠也不需要來工作了。」

◎一把梳縱橫全球市場 10年夠專業

年齡的差距,讓王作敏能夠像對待子女一樣照顧員工,而也剛好是過去這點點滴滴的投入,讓他能夠在這兩年,從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到全球經濟危機,一連串風波當中,安然渡過。記者:「將來有打算做內需市場嗎?」王作敏:「有啊,有這個打算,因為這個地方畢竟是有13億人口的,誰都會想到這個市場,但這(創品牌)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台辦主任)把一個名字給我,叫做帝王,我就不敢用這個。」記者:「為什麼?」王作敏:「一個梳子叫帝王,總覺得好像擔當不起。」記者:「當年的願望達成了嗎?」王作敏:「有些地方還是沒有達成啊,比方講說質量(品質)能可以再好,數量還可以再增加。」

在別人已經開始為退休打算的年紀,登陸設廠,如今王作敏交出來的成績單,是年產量六百萬把的梳子,直到今年正好七十歲,他依舊選擇以廠為家,每天工作18個小時的生活,至於退休,暫時不在考慮之中。

◤人氣精選文◢

👉揭密!最愛背的包款會洩漏真實個性?

👉 小資守財不易!5大易破財行徑大公開

👉8大招財錢包色彩推薦!換上財運滾滾


#梳子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63

0.0374

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