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開發善用能源 靈感向大自然取經

記者 陳俊諺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10/11/30 22:39
最後更新時間:2010/11/30 22:39

人類在過去幾百年間大量消耗了地球的能源,如今能源短缺危機籠罩全球,各國除了尋求新能源,也致力發展提升能源效率的方法,而很巧地,許多的靈感和解答都來自於我們週遭的大自然,透過DISCOVERY頻道的鏡頭一起來看看。

我們每次打開電燈、踩下油門,都在耗費能源,這些化石燃料歷經好幾百萬年才形成,人類卻在幾世紀內,將這些能源幾乎消耗殆盡,人類上山下海,為了尋找更多的能源,但事實上,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早已是高效率使用能源的高手,值得人類效法。

例如日本為了提高子彈列車的效率,就以翠鳥鳥喙的形狀,作為設計靈感。旁白:「翠鳥能切穿水面,幾乎不激起漣漪,如今子彈列車的速度提升10%,耗用的電力卻減少15%。」

至於飛蛾突出的眼睛構造,很適合作為太陽能板設置的參考,樹木的生物結構,也就是粗重的樹幹搭配相對輕盈的樹枝,則可應用在汽車設計上,在某些特定部份加以強化,以保護乘客;其他部分則加以輕量化,在車體重量減輕的情況下,將可提高燃油效率。

近年來,科學家致力研究,如何讓飛機能用更少的燃料,飛得更遠,而這答案就在早已翱翔於天際的鳥類中。生物力學專家 藍汀克:「鳥類能改變翅膀形狀,將滑翔效能極大化,若我們想盡量提高飛行效率,以不同翼形應付各種速度和動作,是最好的作法。」

也就是說,若是機翼能視情況改變形狀,飛機並且效法鳥類的V形飛行隊伍,專家預估,將可省下15%的航空燃油。

除了動物,植物也是科學家取經的對象,美國設計出「人工葉片」,透過模擬的光合作用過程,把從陽光取得的能量,轉換為乾淨的氫氣燃料。化學家 路易斯:「植物可以儲存能量供夜間使用,太陽能電池不能,但它的效率高,如果能把兩者整合成一個裝置,結合自然界和人工的最佳產物,我們將大有可為。」

科學家希望技術更成熟後,能將人工葉片做成像泡泡紙的形狀,鋪在房屋的屋頂上,如此以來,未來家家戶戶就有源源不絕的乾淨能源。

隨著資源耗費速率愈來愈快,人類別無選擇,除了提高使用效率,也必須同時開發新能源,而最好的效法對象,正是孕育人類成長,在我們週遭的大自然。

#能源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23

0.0407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