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環保署與維也納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合作,近日發布新研究,團隊蒐集8名捐贈者的糞便,附上前一週的食物日記,研究人員發現所有的糞便都驗出「塑膠微粒」,平均每10克的糞便就能找到20顆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微粒。研究結果顯示,檢出的塑膠微粒中含有寶特瓶原料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其中糞便裡含量最多的種類為PET及PP。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研究團隊向來自日本、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芬蘭、義大利等8人採集糞便樣本,這8人都在採集樣本前一週吃下塑膠包裝食物、飲用寶特瓶裝水,結果發現糞便樣本中全都含有塑膠微粒,而這8人中,有6人在這一週內吃過魚。
研究人員指出,無法確認糞便中的塑膠微粒是來自於塑膠包裝,還是實用的海鮮,目前僅知糞便中含有塑膠微粒及檢測方式,未來將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尋找更多捐贈者。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 University)海洋科學家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認為,得知研究結果讓他非常驚訝,人類的糞便中竟含有如此多的塑膠微粒,他認為檢出的PET可能來自於塑膠包裝,或是地毯、窗簾或是衣服上的塑膠微粒,最後落在餐盤上。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