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兒童閱讀行為關鍵在父母,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未來Family》17日於「兒童閱讀與學習力趨勢論壇」發布「全台兒童閱讀大調查」, 這份調查針對全台各縣市家中有3至15歲小孩的家長進行電話訪問,了解兒童閱讀現狀、家長對閱讀的想法與行為等。進一步分析,有三大觀察重點:
重點1「閱讀」是家長最看重的能力,同時也反映對素養考題的擔憂
調查中也呈現「閱讀」(75.8%)比起語文(66.4%)與數理(40.7%)等能力,更受家長重視,被視為孩子學習過程中必要的基礎能力;交叉分析可以發現,家長重視閱讀卻也擔心孩子無法深讀。
重點2 七至九歲為孩子閱讀量最高的年齡,也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黃金關鍵期
調查中統計兒童一年的紙本書閱讀狀況,有近三成(27.7%)閱讀超過30本,其中又以7-9歲孩子有最高比率閱讀達到這個數量,且閱讀時間最長。以閱讀動機來說,「自己有興趣」(58.7%)與「老師指定作業」(58.6%)為兩大主因,其次為「父母陪伴/要求」(41.7%),顯示在興趣之外,學校與父母的引導和態度佔重要角色。
值得關注的是,閱讀情況中,父母伴讀以3-6歲孩子比率最高,因老師指定作業而讀以7-12歲比率最多,因考試而讀則以10-12歲比率最高;可以發現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和學習需求變化對閱讀動機和閱讀數量的影響。
重點3 閱讀習慣漸趨兩極化,影響孩子閱讀行為的關鍵因素是父母
再進一步分析,閱讀量高的家長,越容易為小孩購買書籍,連帶提升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和時間,孩子每周平均多2.5小時閱讀,顯示父母身教極其關鍵。另外,對於如何加強閱讀能力,家長普遍認為「親子共讀」(61.7%)最有效果,其次是鼓勵廣泛閱讀(56.6%)、增加閱讀量(45.9%)等。
兒童閱讀與學習力趨勢論壇,專家解惑關於閱讀與學習的各種提問
「讀寫能力,是21世紀知識社會的共同貨幣,也是決定國家的競爭力!」知名教授洪蘭,在日前(17)論壇中引述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的論述;同時也強調「榜樣是教養中唯一重要的東西」,家長想讓孩子喜歡閱讀要從自己做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宋曜廷則提醒,我們已進入淺閱讀時代,閱讀材料偏向輕薄短小,也缺少反思;從淺閱讀要進入深閱讀,在於從娛樂性的閱讀轉成目標導向的閱讀,先深化動機,再漸進提升閱讀能力,讓孩子對自己的進步有感,就能持續提高閱讀動力。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許耀雲社長在解析調查時提到,閱讀的本數不代表閱讀品質,廣度和深度同等重要,進入高層次閱讀需要一定的學習和養成,掌握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將能事半功倍;讓孩子愛上閱讀是家長投報率最高的投資,因為當孩子學會「只要有書本,就能找答案。」他已經取得學習表現的致勝關鍵。
成立20周年,長期關注兒童教育並持續推動閱讀學習的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為回應父母師長對閱讀議題的各項關注,除公布調查結果之外,於9/17(六)起一連舉辦六場線上論壇,分別就整體趨勢、圖畫書、知識書、閱讀理解、親子共讀及閱讀的關鍵橋梁切入,共邀請15位知名講者暢談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如何適性選書及內化文本。
【更多報導】
搶先開箱iPhone 14 Pro!Joeman大讚「鬼神等級」:續航超優秀
本文由《引新聞》授權提供◤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