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指紋當證據非萬無一失 FBI探員也曾錯判

記者 彭惠筠 報導
發佈時間:2018/08/08 22:16
最後更新時間:2018/08/08 23:11

現在越來越依靠生物辨識,只要掃描我們的指紋或是眼睛虹膜就能夠判別是不是本人,不過在判讀時還是會有失誤,以指紋分析來說,過去就連美國FBI探員都曾失誤過,將一名無辜男子指控為炸彈案共犯,差點就釀成大錯。

示意圖/TVBS

 
不管是手上指紋、眼睛虹膜,又或者是全臉的人臉辨識和聲紋,只要一掃描就能立刻辨別出你的身分,像這樣的生物辨識應用已經成為主流,當中最被廣泛使用的就是指紋辨識了,長期以來都是犯罪採證上的一大依據。

旁白:「我們的指紋有紋線和谷紋排列,形成特殊且能被識別的圖形,這個指紋中有一個箕形紋,你可以看到紋線順著這個紋理走然後又繞回來,這邊也有一個箕形紋,這裡是一個弧形紋,另外還有鬥形紋,這三種指紋紋路基本上就組成了數據庫裡95%以上的指紋。」

在犯罪推理電影裡常看到鑑識員拿著小刷子或膠帶採集指紋,在數據庫裡比對嫌犯,但其實要辨識出可用的指紋,還是有一套專業方法的。

 
旁白:「調查員會依著指紋上的獨特紋路來找尋是否有符合的對象,它們會使用一種名為ACE-V的方法,首先他們會先分析指紋是否清晰可辨識,這枚指紋就很清晰,但這一枚指紋就不太好辨識。」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人的指紋都是由箕形紋、弧形紋、鬥形紋這三種紋路組合而成,但每一指的紋線長短、斷點、線形組合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因此才具有辨識性,但若是採集到的指紋不完整,也可能導致錯誤的判讀結果。

犯罪學教授寇爾:「指紋是非常有用且有價值的辨識工具,但我認為要誇大其價值會是有問題的說法,尤其是在犯罪司法體系裡。」

就連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都曾在辦西班牙馬德里爆炸案時犯下嚴重錯誤,一名無辜的美國籍律師就因為他的部分指紋符合在現場採集到的指紋,而且他又剛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因此被列為頭號嫌犯,但其實這位律師連護照都沒有,根本無法出國。

犯罪學教授寇爾:「梅菲爾德並沒有一本有效護照,所以其實要指控他在西班牙參與處理爆炸物的說法是非常不可相信的。」

事後FBI還為了這樣的判斷失誤寫了300多頁的報告檢討錯誤,終於還這名男子清白,也讓大家知道指紋雖然獨一無二,但客觀正確的判斷解讀更為重要。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專訪/名人瘦身】

👉視覺-3kg障眼法!藍心湄:掌握挑衣法則

👉12位女星減重菜單 小嫻吃澱粉沒復胖

👉當媽照樣瘦!陳艾琳:運動飲控少不了


#生物#辨識#虹膜#指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149

0.0618

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