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等社群媒體巨擘近期股價暴跌,在用戶數減少、個資外洩醜聞、歐盟隱私新法上路、年輕用戶出走等衝擊下,社群媒體公司的成長面臨更大瓶頸。
臉書於7月25日公布財報,因活躍用戶數與營收成長不如市場預期,盤後股價一度大跌23%,市值蒸發約130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元)。臉書公布第2季美加地區每日活躍用戶數為1.85億人,與第1季持平;歐洲每日活躍用戶數則從2.82億人降至2.79億人。臉書高層指出,歐洲嚴格的隱私新法第2季生效,導致用戶減少。
不只臉書遭遇成長瓶頸,另一檔社群媒體類股推特同樣不容樂觀。7月27日公布的財報中,雖然營收與獲利都呈現年成長,但因清除假帳戶等因素,今年第2季的每月活躍用戶數較第1季減少100萬,預期第3季將進一步衰退,造成推特股價於7月27日盤後重挫約20%,創下超過4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市值蒸發逾60億美元。
對於依賴廣告收入的社群媒體而言,用戶數減少意味著潛在財源縮小,加上臉書個資外洩醜聞纏身、歐盟隱私新法上路,社群媒體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更容易受到投資人放大檢視。
臉書今年4月指出,高達8700萬用戶個資遭與英國資料分析業者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不當分享,遠高於原先估計的5000萬戶。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為此赴美國國會作證,坦承自己有錯;他也針對龐大用戶個資外洩和未能有效打擊假新聞所造成的「傷害」,向歐洲議會道歉。
臉書爆發個資外洩醜聞後,路透社(Reuters)和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對2237名美國人進行的民調顯示,41%受訪者信任臉書會遵守美國隱私法規來保護他們的個資,相對Amazon、Google、Microsoft、Yahoo受到受訪者信任的比例分別為66%、62%、60%、47%,很明顯的,臉書受到美國人的信任少。
除了個資外洩問題,歐洲監管機構要求的隱私新規則也對臉書造成衝擊。歐洲聯盟(EU)推動的「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今年5月上路,臉書已決定將這項新規則擴及臉書全球20億用戶,包含詢問用戶是否同意成為廣告商鎖定目標,以及是否允許臉書在他們的照片和影片上使用臉部辨識技術。
然而,臉書、推特等社群媒體面臨的挑戰不只如此。根據美國研究機構eMarketer的市場調查,臉書流失年輕用戶的速度比原本預期更快,其中一個警訊是12到17歲的美國網路用戶每月至少使用一次臉書的比例已低於一半。
eMarketer預估,2018年臉書美國用戶數將達1.695億,較2017年僅增加1%;11歲以下的臉書美國用戶數今年可能下跌9.3%,且12到17歲、18歲到24歲這兩個年齡層的臉書美國用戶數推估今年將下滑5.6%、5.8%,是eMarketer首次預估這兩大族群用戶數衰退。
儘管臉書今年可能流失200萬名24歲以下的用戶,但並非所有流失的年輕用戶都改用臉書旗下影像社群網站Instagram。eMarketer預估,Instagram今年將新增160萬名24歲以下用戶,但同業Snapchat將新增190萬名24歲以下用戶,意味著Snapchat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更高。
eMarkter首席分析師威廉森(Debra Aho Williamson)表示:「Snapchat可能最終會在年齡較長的用戶族群取得更大成長,因為它正重新設計平台,變得更好用。問題是年輕用戶如果發現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也在使用Snapchat,是否還會覺得Snapchat很酷,而這正也是臉書面臨的困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臉書重返中國市場的進展緩慢。臉書早在2007年就註冊了facebook.cn域名,2008年6月推出簡體中文版。然而臉書隨後就開始遭到間歇性的封鎖,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舉行之際一度能穩定使用,但僅維持一年。2009年新疆發生漢維衝突「七五事件」後,臉書從此被禁,重返中國的漫漫長路就此展開。
中國政府資料庫今年7月25日顯示,臉書獲准在中國浙江省設子公司,但數小時後註冊竟遭撤銷,一些提到這家子公司的中國媒體也遭審查。
「紐約時報」引述要求不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政府撤銷臉書註冊子公司的批准,原因是浙江省官員和中國國家網信辦官員因意見出現分歧。雖然中國政府態度丕變並不代表一舉終結了臉書設立子公司的機會,但使得成功機率變得相當渺小。(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