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朝野為了牛睪丸、牛舌等部位到底能不能進口,引發激烈衝突,不到一會兒,主管機關衛生署副署長聯合經濟部跟農委會,出面召開記者會,特地說明牛舌、牛睪丸,在台美議定的合約中,不是牛內臟,而是可以進口的牛雜碎,也再三掛保證,切除扁桃腺過後的牛舌,國際都可以相互通行,真的沒有安全上的疑慮,希望能平息又燃起的美牛風波。
牛舌一上烤網,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但「美國牛舌」的安全問題,又掀翻朝野,衛生署趕緊和農委會、經濟部,出面滅火。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進口措施是根據今年1月5日,立法院兩黨共識,特別強調一下『兩黨共識』,三讀通過的食品衛生管理法。」
衛生署搬出「台美議定」,強調牛舌、牛睪丸、牛尾巴等6個部位,不算內臟,而是「牛雜碎」,才確定放行。但其中風險最高的牛舌,真的安全嗎?農委會防檢局許天來:「不含扁桃腺的(牛舌),不含扁桃腺的(牛舌),在世界各國都是屬於可以流通的。」
搬出全球標準,告訴民眾牛舌在哪裡。照片中切割線的右邊,就是民眾吃下肚的牛舌,左邊則是靠近扁桃腺的高危險地帶,會在美國獸醫的監督下切除。農委會防檢局許天來:「牛舌是永遠都可以逐批查驗的,假設是屬於牛舌以外的,它是(只有)第一批一定會(逐箱)查驗。」
跟其他牛雜碎不同,衛生署強調再強調,要用高標準把關美國牛舌,到底民眾是敢吃不敢吃,心中自有答案。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