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祭出對台31項措施引發關注,多位兩岸學者專家今天指出,這些措施多是大陸為吸納人才與企業早已在進行的,短期可能對台灣年輕人與中小企業有吸引力,但實質影響有限。
學者並呼籲政府,應就個別產業提出詳盡的風險資訊提醒有意登陸的國人,並加強提出吸引人才與企業的措施,才是最佳因應之道。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上午舉行中國大陸推動31項對台措施與兩岸關係座談會。多位與會學者認為,大陸雖稱之為「惠台」,並對台灣構成相當壓力,但這些措施的本質其實是「惠中」,為「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進行「招商、選資、引智」。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副會長顏建發指出,對台措施其實是惠中,中國共產黨正在加強統治,這次推出太強勢,有如以往的「大躍進」,脫離不了黨國體制發展權威,政府勢必過度介入;台商雖然在商言商、能撈就撈,但也要考量被捲入而帶來與國際不能接軌等高風險。
前陸委會副主委高長指出,從全球角度來看,大家都在搶人才、企業,大陸推出的這些措施並無特別之處,很多過去已在做,只是重新包裝。他建議政府要提出充分的風險資料,讓國人了解並非對岸宣稱的那麼好,並加強改善台灣產業環境與勞動條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范世平也認為,措施很多是「舊瓶裝新酒」,不具體也沒配套;開放證照考試也不見得就是工作保證。但他提醒,中國大陸提出優渥待遇與研究案吸引高科技人才,對台灣招商也只鎖定尖端科技,比較值得注意。
工研院產經中心副主任張超群指出,大陸吸收人才從未停止過,他在新竹科學園區,對岸竟然遊說到配偶,還開出留在台灣就可工作。與過去相比,大陸這次鎖定「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的高端、智慧與綠色製造,開放台商可加入試點,對中小企業吸引比較大,台灣也要注意人才加速外流的風險。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也提醒,大陸開放研究人員可以申請4項國家科研基金,恐導致台灣人才團隊集體出走,我方應注意大陸對台已從過去招商轉為「引智」,並積極提出吸引人才與企業的措施。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曾于蓁也指出,大陸今年開放學測均標以上就可申請大學,已對台灣私校招生與高教產業造成衝擊。但台灣人才流動也不是今天才發生,她認為影響有限,畢竟大陸人治色彩重,去對岸教書仍有風險。
她建議台灣年輕人打破「台灣活不下去就去大陸」的迷思,因為對岸人才競爭更激烈,還是要先培養自己的競爭力。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榮譽會長張五岳表示,大陸這次推出的措施只是「起手勢」,往後力度還會更大,短期固然影響不大,但往後不能低估。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促進跨部會溝通協調,創造更好的人才與企業環境,才是最好的因應之道。(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