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昨天再度闖關環評失敗,4月30日前補件再審。中油總經理劉晟熙表示,由於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動工跟環保署審查結果連動,「要達成6月動工沒有那麼樂觀」。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因大潭藻礁等環保問題卡關,力拚6月動工,中油昨天提出新的現地迴避替代方案再度闖關環評,環評委員最後要求開發單位統整說明對藻礁的影響,相關建議高達12項,並要求4月30日前補件再審。
台灣中油公司總經理劉晟熙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根據昨天環評委員的要求,希望中油針對周邊生態系的議題,仔細的評估、調查,做出報告後,必須在4月30日前補件,中油會「很努力」達成。
劉晟熙表示,由於動工跟環保署的審查結果連動,「要達成6月動工沒有那麼樂觀」,目前只能努力先完成4月30日相關評估調查的補件;而環評委員希望中油再仔細評估,從原本方案換成現地迴避替代方案,會不會造成其他新的影響,這樣的關心可以理解。
有關環團提出的離岸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議,劉晟熙指出,現在中油提出的現地迴避替代方案,已經是離岸式的工業港,北堤減少720公尺的興建,讓海水自然流通,已經是「離岸堤」的概念。LNG船使用的離岸碼頭距離約500公尺。
針對有環評委員及環團認為「為什麼不考慮更遠一點」,劉晟熙說,這在現實上會有兩大障礙。第一是,當初的工業港跟工業區已經劃定,如果跨出港域,甚至連當初談好的漁權都要重新洽談,移動海堤,環評、環差都要重新來過。
劉晟熙並提到,距離工業港海堤最近的離岸風機,基座距離只有300公尺,要往外移沒有空間;而液化天然氣(LNG)船進港後泵浦將天然氣送到岸上,如果距離太遠,會「打不上來」。
中油昨天提出新的現地迴避替代方案,縮小開發規模,並避開裸露礁體及柴山多杯孔珊瑚,與原方案相比,破壞的礁體面積從229公頃降低為26公頃,中油也承諾會於其他區域進行抽沙作業,恢復其他區域的藻礁生態。
中油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現行目標111年供氣50萬噸,112年全量供應300萬噸。(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