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新創產業前景何在? 前線創客感受最深

記者 秦綾謙 / 攝影 柯勝雄 報導
發佈時間:2017/06/09 23:18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09 23:41
圖/TVBS
圖/TVBS

當深圳被稱為亞洲矽谷,上海也力拚科研成果,而香港更是急起直追他們的新創產業,要利用自身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成為前進大陸市場的跳板,那麼台灣呢?總統蔡英文在選前就提出了「亞洲矽谷」的政策,而在上任之後,國發會更是通過了「亞洲.矽谷」方案,編列了113億預算,這也成為政府未來8年相當重要的產業經濟政策之一。不過台灣的投資環境對於新創業者來說是夠友善的嗎?配套的政策又是否充足呢?就帶您來看看這些在前方打仗拚命的他們,創業心聲。

背著背包加上一卡登機箱,移動快速、分秒必爭,他們說自己是新一代的行李箱台商2.0版。剛從上海拜訪16個小時客戶後,馬上要飛到深圳,等著的是接下來三天8場代理商洽談,外加5場飯局,真的很早,而且周末星期六的大陸,很多公司照常上班,你想週休二日當然可以,想談生意也當然能約星期一上班時間再談,但是他們知道,只有更快更有效率才有未來,才能呼吸在新創時代。

 

舉凡手機、平板、筆電通訊設備在出廠前,都必須詳細檢測效能,而鐳潽科技的新創,就是要不斷研發出能夠滿足各種測試方法與功能測試機台的元件,並且預測下一步,測試需求所在,提供解決方案給這些製造業者,除了美國,大陸這幾年在科技及新創產業的發展,理所當然成為最大市場之所在。

台商鐳潽科技創辦人王奕翔:「台灣人進來這邊最大優勢還是享受這邊的市場,我們問過蠻多台商,其實重點是我們都還是希望政府能夠有一個平台,讓我們做一個類似像國家隊那種感覺,因為我覺得我們台商比較分散,大家都是各自操作各自的,比較少大家一起想辦法,去把一個平台建立起來。」

2.0版的新創台商說,台灣科技不是沒技術,而是少了那麼一點上下游整合一起把餅做大的團隊感,才結束深圳拜訪,馬不停蹄又得回到上海,有更重要的事,他們得找個廠辦,還有準備電子展的參展,上海大門敞開,誰都有資格進來,但沒有在地的落腳處,就少了那麼點深耕力道。
 

上海房仲vs.鐳潽科技創辦人:「這邊是那個德國中心,這邊在德國中心其實屬於面積比較小的物件,它只有94坪,但使用面積的話應該是57坪左右。」

主播秦陵謙:「那現在價格呢?進來這邊好生存嗎?」鐳潽科技創辦人王奕翔:「非常貴,大概跟幾年前比起來,大概是漲了2到3倍,甚至更高都有。」

看了不下十幾個地點,可是再貴還是要來,這場商機布局的棋盤算的並不輕鬆,但上海政府的企圖與招商優惠,還是反映在科技園區內幾乎沒有空位的外資公司與新創公司林立。

黃浦江的另一端,一樣有台灣新創青年決定不留在台灣創業,而是落戶上海。背包上全是一堆吊飾娃娃,這是26歲廖子瑄最小女生的地方,但關於創業這件事,這個女生比許多人還要勇敢有想法。

主播秦陵謙「他們說你是第一個進來的台灣女生?」城市小農創辦人廖子瑄:「對啊,因為我想說住在大陸跑蠻多地方的,正常來講,就只有我一個人跑全部。」

花了幾個月時間奔波在大陸各大城市,廖子瑄最後選在上海賣台灣的有機蔬果。

城市小農創辦人廖子瑄:「現在那麼多人在做協助小農在賣東西,在國內在台灣在賣東西,我跟大家走不一樣的方向,我走國外,最主要還是上海,政策比較快,上海自由貿易區域、保稅區所有政策比較快。做功課一定有,因為創業每分鐘每秒都在吸收各國的資訊,尤其是我們想要做得是國際的生意。」
 

開放完整的貿易政策是廖子瑄在上海創業的重要原因,再加上龐大市場,努力有衝勁的她所經營的台灣有機蔬果城市小農,已經跟大陸多個電商平台建立合作關係,並嘗試開設實體店向線下發展。

城市小農創辦人廖子瑄:「台灣青年現在我覺得啦,一定要走出來,走出來看看覺得不可以或不OK,你再回去台灣沒關係,但是你不能一直在台灣空想。」

這個充滿膽識的女生,希望自己小小公司能為台灣有機農友,搭建起通往大陸龐大消費市場的橋樑。

台商豐曦生技公司創辦人謝孟辰:「這套系統你可以在家裡種嘛,這個種就是薄荷嘛,你可以在台灣現在不是很多人喜歡開咖啡店嗎,你就在自己咖啡店,整面牆都種薄荷進去的話,就是一個天然的空氣清淨機。」

他是研發立體種植的台商謝孟辰,蔬果農藥危機讓謝孟辰一直思考有什麼種植方式,可以不佔地、不用土、不需農藥就可以種出菜呢?他和另外兩個朋友共同創業,開展出像這種家庭式的小型立體種植裝置。
 

豐曦生技公司創辦人林勁毅:「它就是讓那個水直接不要在裡面留,不要在裡面停留,一直在那邊循環,因為這樣子的話,它的根永遠都有氧氣可以跟外界呼吸,而且組合式的就是比如說我自己是自己家裡面,我只想要一面牆,我就可以買一面牆的,或者是你要買兩面牆,你就買兩面牆。」

用電量相當於一個燈泡的電量,一個星期只需要2公升的家庭飲用水,就可以種出25顆蔬菜,而且不需任何農藥,環保又安全,但為什麼選擇上海創業,不在台灣呢?

台商豐曦生技公司創辦人謝孟辰:「像我們這個技術,多多少少它事實上是一個科技跟農業的結合嘛,那在台灣科技竹科、農業雲林都是很發達的產業啊,但是為什麼在一起以後我們就不會在台灣搞呢?就是因為沒有這個市場啊,第二個就是說在人才方面的話,台灣不是說沒有人才,但是對有…我講直接一點,我覺得對有世界觀的人才還是少了一點。」

綜合三個在上海打拚的台商心聲,當兩岸市場大小本來就無法比擬之際,台灣新創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北京政府上海深圳可能他們的政策會比台灣更優惠一些,然後更與時俱進一些,你覺得如果我一直留在台灣,今天我能做出一個創新工場來嗎?所以這就是一個選擇啦。」

早在2009年就在大陸成立創新工場專門投資新創公司,被稱為華人世界青年導師的李開復還這麼說。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比台灣有特色,新加坡作為對外國人最友善,香港過去做得很慢很慢的,最近也在加速,所以我覺得台灣應該學習的,就是新加坡、以色列、香港,這個是比較務實的學習,真的不要陷於說深圳在做硬件做得很好我也要跟他學,北京在做人工智能做得好好,我也要跟他學,那各有各的優勢,(台灣)為什麼不可以做牛肉麵。」

終究還是要回家台灣北部的三科要地,內科、南科、汐科是科技製造的分佈所在,從選前到上任就一直力推台灣亞洲矽谷政策的小英政府,如何讓台灣在創新製造世界的戰場不缺席,思考角度和政策配套或許該更快更廣一些,才不會讓努力2.0版本的新創台商們,留下更多的是嘆息。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新創#產業#台商#經濟#環境#投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16

0.0451

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