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什麼是可教化】在爭議中逐漸成形的「可教化」


發佈時間:2017/06/02 11:14
最後更新時間:2017/06/02 12:21
  • 「教化可能」在台灣最受爭議的焦點是這些心理鑑定如何進行?信度、效度如何?例如,簡易鑑定只有4小時到1天,一般鑑定含報告製作不超過2週,分次借提被告面談時間只有2到3小時,而這個時間還包含要做驗血等生理檢定的時間。在這樣緊迫的時間之下,鑑定人員只好引用大量筆錄、自白等二手資料。
  • 正也因為沒有明文規定,很多被委託的鑑定人不知可以延長時間,也不知可以拒絕,甚至還有倫理問題,例如,鑑定專家對受刑人施打藥物、用催眠手段來取得資訊。在這個概念模糊、規範不清的狀況下,很多鑑定人做出來的結論大多模稜兩可。

    矯治的可能、再社會化、再犯風險這三個變項都是行為科學領域中,常久被討論的專業概念。圖為土城看守所。

    黃致豪舉例:「我們看到最多的說法是,『被告行為雖不致於無可矯治,但礙於台灣獄政,可能無法達到教化的可能』。所以要判被告無期的法官,就剪前面一句話當判決理由,要判死的就剪後面一句當理由。」同份報告,可判生亦可判死,教化理由成為在判生與判死之間猶豫掙扎的法官們唯一能抓住的浮木,而這浮木終究不可靠。

    可教化對廢死支持者來說,也是一項尷尬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因可教化所以判生,那就等於如果一個人不可教化就可以判死。再者,在台灣判決標準模糊,獄政不佳的狀況下,以「教化可能」判生難道不算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嗎?看完整內容


    延伸閱讀
    【什麼是可教化】通往廢死的中繼站
     
    【為何她可教化】從心理鑑定師的角度看謝依涵
    【為何他可教化】16年殺2人 吳敏誠為何仍未判死
    【什麼是可教化】3分鐘了解「可教化」
    【鏡相人間】活到老、關到死 高齡受刑人的故事
【鏡週刊報導】>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教化可能#心理鑑定#死刑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19

0.0587

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