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小確幸減稅」可行? 專家:得重視國庫稅收

記者 曾奕慈 / 攝影 張肇華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6/07 21:1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行政院長林全6日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表示,目前雖然要推動大規模的有感減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一些小確幸減稅,像是提高薪資特別扣除額或標準扣除額,還是可以做的;能夠減稅對一般民眾來說雖然是好事,但專家卻認為,稅改得同時兼顧國家競爭力,不要讓人才流失,如果真的要調高薪資標準或特別扣除額也得有相關配套,避免造成國庫稅收不足。

菜市場裡,為了搶買粽子的民眾大排長龍,但是到了生鮮蔬果區,人氣卻不一定等於買氣。

記者曾奕慈:「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了今年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比起去年同期漲了1.24%,其中因為受氣候影響的關係,又以食物類,包括蔬菜和水果漲最多。」

根據主計處調查,105年5月和去年同期相比,每月上漲最多的蒜頭,漲幅達到92.34%;排名第二的番茄,漲幅81.28%;第三是木瓜,漲幅54.57%。

民眾:「(菜價)漲很多,非常多,每一個人都過得這麼辛苦,你也知道我們台灣的薪資,一直都沒有漲。」

物價漲,薪資卻不漲,每年還得按時繳稅,民眾似乎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小確幸。其實依照所得稅法規定,當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上一次調整年度的指數上漲累計到達10%以上,課稅的級距金額就可以按照上漲程度做調整,不過因為104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相較於102年調整年度的指數上漲只有1.89%,所以免稅額並沒有做調整。

但行政院長林全卻在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如果推動「小確幸減稅」,像是提高薪資特別扣除額或是標準扣除額,其實是可以做的,民眾聽了,反應相當兩極。

民眾:「本來政府就是要重新去核算,這個稅收的問題,你有繳稅,政府才有錢可以做建設,所以我們對於繳稅這件事情倒是覺得說,因為社會的進步嘛,就是要靠大家啊。」

有人支持調高扣除額,也有人認為繳稅理所當然,並沒必要做調整;除了考量國庫整體稅收之外,也有會計師認為,稅改得以國家競爭力做考量,別讓小資族拿到了小確幸卻留不住真正的人才。

KPMG會計師張芷:「就國際的競爭力跟留才的一些角度來看,可能動不動他們就會適用到比較高的稅率的時候,可能相較於香港、新加坡等等地方,他們對綜合所得稅的稅率沒那麼高的時候,可能對我們留才的競爭力就會受到影響。」

如果真要調高薪資特別扣除額,或是標準扣除額,又該調高多少才能讓民眾有感?專家認為跳脫個人立場,如果要談減稅,勢必得有相關配套,避免造成國庫稅收不足。

青年勞動95聯盟理事鄭中睿:「配套譬如說像資本利得,又或者土地、政治方面的稅負,其實要調高,總之要補足國庫的稅損這樣。」

林全想透過減稅帶給人民小確幸,但是學者建議可以仿效其他國家,除了薪資特別扣除額之外,還得扣除掉個人工作所花的成本費用,尤其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許多工作成本人民都得自行吸收,政府除了要照顧弱勢的權益之外,薪資所得扣除額的調整,也應該針對不同行業的人來進一步斟酌。

青年勞動95聯盟理事鄭中睿:「像現在越來越多自由工作者或soho族這樣,那我自己是覺得,他們在一般執行業務所得,或者是稿費,其實也可以考慮讓他們有比較優惠的稅率。」

能減稅聽起來對民眾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是專家提醒,民眾應該多多思考,減稅的同時是否會對既有的公共福利產生威脅。

青年勞動95聯盟理事鄭中睿:「我覺得即便對一般人講,他減了一點點稅,但如果是造成國庫更大損失的話,其實造成的是很多公共服務,它沒有辦法運作、沒辦法支撐。」

想給人民小確幸,林全雖然不排除調整稅制,但是減稅畢竟影響國庫收入,恐怕還是得經過通盤思量。

圖/TVBS

#小確幸#減稅#收入#繳稅#林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06

0.0525

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