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不再機密!兩岸會談制度化 終結「密使」


發佈時間:2015/11/05 22: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1 01:56

兩岸破冰後這20多個年頭,雙方對話從地下化逐漸公開,當年前總統李登輝透過第三方牽線,建立「兩岸密使」管道,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即使兩岸關係降溫,仍透過政商人士多方佈線,但絕大多數都是不公開機密,馬總統上台後台海緊張趨緩,陸委會與國台辦的會面制度確立,這才撕掉密使政治的「黑箱」標籤。

一張黑白照片讓兩岸密使政治不再是傳說,90年代李登輝跟江澤民檯面上不能說的話,全靠著密使穿針引線,李登輝卸任後公開告白,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從香港牽線,「密使們」掀開共產黨鐵幕,他們是總統親信蘇志誠、中視前董事長鄭淑敏,其中還有人出書證實鬼魅般密使真實存在,每年至少到大陸2-3次,不僅促成歷史性的辜汪會談,在那個資訊封閉時代,更是刺探敵我虛實唯一方法。

95年李登輝赴美訪問康乃爾,提到中華民國觸怒大陸,檯面上協商一夕中斷,密使網路卻更成熟更有組織,96年台海飛彈危機仍有「傳話人」,居中協調阻止戰火,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上台。

「來自對岸高層」的字條從陳水扁皮夾裡拿出來,昭告天下,即便兩岸關係降到冰點,密使政治燒的更旺,只是換人當,包括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前華航董事長李雲寧,不少往來兩岸的政商人士都曾被點名當密使,百花齊放不再倚賴單一管道,但絕大部分仍是未公開機密,直到馬總統上台後,兩岸往來熱絡取代緊張對峙。

不管是王張會、還是夏張會,陸委會對口國台辦定期會談確立制度化、透明化,試圖撕掉密使的「黑箱」標籤,密使漸漸成為過時名詞,馬習會掀開春暖花開的歷史新頁,兩岸領導人會面立下慣例,能否獲得人民或國際信任,關起門後談了什麼是關鍵。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兩岸#地下化#公開#密使#馬習會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94

0.0471

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