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智財關鍵!擺脫壓低成本 投入資金創新


發佈時間:2014/12/17 21:49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4 12:53



智慧財產權不是只有專利保護,其實更重要的用意,是在提升企業價值,台灣每100萬人,平均有450個專利,比韓國還要多,但集中在毛利較少的製程專利,最賺錢的設計和行銷,反而比較少,專家認為,要提升台灣企業對智慧財產的投資,首先就要打破,台灣企業習慣的「壓低成本」觀念,而要鼓勵投入資金,發展創新!像是上游的研發設計。


機器表演下廚,做餅乾,開始不到5分鐘,薑餅人餅乾成形。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研發工程師:「列印的時候,就會自己知道說,蛋糕的高度在哪裡,不用使用者,再去費心要怎麼擺。」

這是金仁寶集團成立的3D列印研發團隊,憑著過去15年,代工國際大廠印表機經驗,研發出號稱全球第一款,3D食物列印機,而最受矚目的就是在國外引起討論的3D列印機。

這只是剛開始印,沒多久,樣子慢慢出來,原來是一個星星造型的3D立體列印。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總監劉驊:「(3D印表機)價錢大概落在別人的1/3以下。」

不只價格便宜,3D列印球還有彈性,關鍵就是在,列印材質的「塑料」開發,這就是研發團隊的智慧財產,全都秀在這一面牆上,這是金仁寶集團,全球8500名研發工程設計師心血結晶。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總監劉驊:「這就是我們的專利牆,每一個小方塊,代表一個專利,裡面可能是一組同仁,隨便一台雷射印表機裡面,就有上百上千個專利在做保護,就像一場打不完的(專利)仗

3D列印機,從研發到品牌行銷,台灣團隊努力琢磨,跳脫以往,台灣只賺「代工」的微利時代。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製造跟代工,基本上是『根』,你不可能就是說,以台灣來講,我就不要代工、我就不要製造,但是就是說,不應該僅只於此而已,而且我剛剛提到,要嘗試(創新)。」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詹婷怡:「牽涉到台灣過去的產業的思維,都一直以降低成本,為一個主要導向,那我們知道,智慧財產權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是要創造價值、創造價值,所有的智慧財產權呈現出來的,就是這個企業本身,他能夠體現的價值,創造價值的思維,跟過去一直壓低成本,包括人力、HR,這些的相關資源成本,其實在思維邏輯上,有點背道而馳,所以透過授權、透過移轉,透過各種不同的佈局,能夠創造更高的價值,我覺得整個產業思維,如果能夠從,一直不斷壓低成本,轉而到創造更高的價值,就可以完全體會到,智慧財產權對於企業的意義。」

這是智慧財產成功案例,核酸檢測儀,驗的是蝦子DNA,能提早知道蝦子有沒有生病,包下全球7成市場。瑞基海洋生技董事長劉正忠:「透過跟國科會和台大做技轉。」

從台大研發的關鍵技術,檢驗蝦病毒,更進一步擴大到,寵物病毒檢驗,食品安全檢驗,一罐又一罐的透明液體,就是最核心的檢驗技術。瑞基海洋生技執行長張曉芬:「這個試劑所有的配方,都是我們獨家的Know-How,用營業秘密在做保護。」

瑞基海洋生技董事長劉正忠:「生物科技產業,相對於其產業來說,是一個以目前來看,是一個比較需要長期投入的產業,所以如果資金不足的話,你在發展的過程中,錢用完了,就沒辦法繼續下去。」

其實台灣民間資金充足,但投資動力卻不夠,這就是智慧財產發展,最擔心遇到的狀況。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詹婷怡:「要鼓勵創新,鼓勵冒險、鼓勵創作。」

記者曾翌萍:「你覺得企業家擔心的點在哪裡,尤其是中小企業?」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詹婷怡:「我覺得還是,投資和回收之間,就是…嗯…,因為如果談到,創新和創業的時候,某種程度是容忍他的風險,和失敗的程度。」

台灣每100萬人,平均有450個專利,比韓國、新加坡都高,但台經院研究發現,台灣企業申請的專利,8成都集中在製程,但最賺錢的專利,像是上游的研發設計,和下游的品牌行銷,卻不到2成。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如果我們的思維,還是往代工,或是Cost-Down壓低成本,這個行為模式在走的話,基本上,是不會接到,歐美國家創新型導向的經濟體,是不會的,你必須有這個決心,要從這個舊軌道,跳到另外一個創新軌道,雖然在跳的過程中,是有風險的。」

發展智慧財產,得投入大量的資金,忍受失敗的風險,還需要跨領域人才,教育制度也是問題,需要的是,政府營造出的投資環境,和企業扭轉「COST-down」,節省成本觀念,前途是無限大,還是劃地自限,就在一念之間。







#智慧財產權#成本#創新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786

0.0413

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