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先共識後面談 野百合vs.太陽花大不同


發佈時間:2014/03/26 19:4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24年前參與「野百合」的政治人物,看太陽花學運,認為馬總統要和學生碰面,困難重重,因為當年野百合學生代表入府前,教授顧問團擬定的四大要求,已經獲得李總統首肯,雙方態度友善進而坐下來談,但太陽花主張整本退回,和馬總統對服貿的底線「逐條審查」相去甚遠。

野百合學生代表(1990.3):「我個人建議,從12點開始,由我個人開始進行絕食。」

24年前的3月,這首歌在中正紀念堂反覆被學生吟唱,廣場的大型野百合下,這場學運一度聚集了將近1萬人,但最後和李總統碰面的代表只有53人,包含當時是教授顧問團的瞿海源,以及台大學生會長范雲,民進黨前立委鄭文燦,是野百合學運的決策小組成員,入府代表怎麼產生,他記憶猶新。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鄭文燦:「廣場上的人群分為23區,總共23位校際代表,推派53位進入總統府跟李總統會面。」

但當時的學生代表,光是要不要和李總統見面,就背負了內部意見分歧壓力,就算參加的是喬好的局,也不是人人買帳。野百合學運參與者林佳龍:「至少就召開國是會議,跟全面改選這個,李總統是表達相當正面的回應,這個樣子學生才去喔,即使這個樣子去了之後,都還怕回來面對廣場的學生可能會被批評。」

學生代表四點要求,包括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訂定政經改革時間表,當時的李總統欣然同意,學生代表回到廣場卻被其他人質疑,是不是被摸頭,校際會議一開超過5個小時,最後22對1通過撤退決議。野百合學運參與者(1990.3):「我們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平面頭版篇幅報導靜坐學生全數撤離,教育部跟著表明立場,學生不會被秋後算帳,清潔人員一一洗去牆上塗鴉,野百合學運至此落幕。時任總統李登輝(1990.3):「我還是再講一句,李登輝的勝利、李登輝的進退都是小問題。」

當年學生面對李總統心平氣和,太陽花學生連馬總統的面都不願意見,野百合從靜坐到離場,沒有警察介入,太陽花卻因為衝入政院,遭到警方強制驅離,當年范雲等人入府前已經和李總統有默契,現在林飛帆要求撤回服貿,和馬總統底線逐條審查南轅北轍,今昔對照,馬總統就算想效法前人,談何容易。

#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學運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08

0.0414

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