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教育部出了一本以教育為觀點的台灣教育記事,要送給國中小學的校長,只是這裡頭將戒嚴時期界定為政治干預,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才確立台灣主體意識,結果引發外界爭議,而不管是前年平躺的台灣古地圖月曆,還是去年原住民的銅版畫,杜正勝的過年禮物,都在凸顯台灣的主體性。
記者:「部長要說政治干預歷史嗎?部長是想說明什麼,是政治干預歷史嗎?部長可不可以說明一下,不然容易引起誤解。」
又是死命的快步離開,一句話也不多說,部長的賀年大禮,台灣教育記事又引發爭議。
翻開這本部長用墨寶親筆寫下台灣教育記事,裡頭從教育的觀點,將台灣歷史分為7大階段,從原住民、大航海,到近代教育日治時代都有照片加以輔佐,不過在最後一段中華民國的時代裡,部長卻特別再分成戒嚴時期和教育改革時期。
從這張蔣公用紅筆在歷史課本上親批的「如擬」兩字,可以看出政治干預,是專制國家的通相,至於反共抗俄、效忠領袖,則是壓制台灣本土語言,推行全面中國化,一直到2000年政黨輪替,進入教育改革,台灣史單獨成冊,台灣本土意識至此確立。
而從前年的台灣古地圖月曆,讓台灣島平躺下來,到去年發送原住民出草的銅版畫月曆,乃至今年要送給國中小校長的台灣教育記事,杜部長的賀年大禮有個共通點:要凸顯台灣的主體性。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