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解嚴20年/黨外民主聖地 龍山寺燃民主火苗

記者 張愛晶 / 攝影 高志宏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7/07/14 19:0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台北市龍山寺擁有台灣民主聖地的稱號,一路見證黨外人士追求民主、解嚴,到政黨輪替的過程,不過,在現在民主開放的社會氣氛中,大部分民眾已經淡忘龍山寺的民主象徵,取而代之的是渴望經濟生活的提升,今昔對照,龍山寺代表的意義,隨著時代變遷,跟著有了轉變。

519解嚴抗爭,黨外人士聚集龍山寺與警對峙,社會氣氛緊張,民主之苗卻在這裡一寸寸茁壯。

TVBS記者張愛晶:「在威權統治時代,龍山寺已經儼然成為民主聖地,當時民眾有話不敢說,就把言論寫在紙條上,貼在龍山寺外牆。」

圍牆成了民主之牆,紙條上的言論,在風聲鶴唳的戒嚴氛圍中,發出民主吶喊,解嚴後,不少民進黨重量級人物,在這裡發表政治論述,1996年首度總統直選,不只民進黨候選人彭明敏、謝長廷,重回民主搖籃拉票,藍營政治人物,從李登輝、連戰到馬英九,也都把龍山寺視為選舉朝聖之地。馬英九(2001.2.17):「這裡是我小時候,拜拜和玩耍的地方。」

只是,政黨輪替後,廣場上漸漸不見鼓吹民主的政治人物,取而代之的是絡繹不絕的香客和觀光人潮,星巴克、85度咖啡,各式各樣的商店進駐,就連民進黨解嚴20年,重返龍山寺活動,搭起的現代感舞台和大型聚光燈,都充滿著濃濃的商業氣息,龍山寺民主聖地的精神象徵,在人們心中逐漸淡化。

龍山寺香客:「龍山寺就是祈求平安,保平安的地方。」龍山寺香客:「就是來這裡拜拜。」記者:「覺得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龍山寺香客:「我覺得不是民主了,可能就是整個經濟狀況,要改善吧。」

當年的抗爭者,已經轉變成現在的執政者,人民心中的渴望,也從追求民主成了期盼經濟改善,燒香、拜神,當年的黨外民主聖地,在一般民眾心中,意義已經大不同。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龍山寺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2405

0.3590

0.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