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賴執政周年3/台積電赴美、關稅衝擊 台鏈科技大廠恐「肉粽式出走」

記者 林茜妤 潘袁詩羽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15 11:25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17 11:10
總統賴清德、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6日現身說明台積電投資美國。(圖/華子琛攝)
總統賴清德、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6日現身說明台積電投資美國。(圖/華子琛攝)

賴政府上任一周年,期間遇到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在野黨質疑恐成「美積電」,加上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國內經濟無疑是一擊重拳。對於賴清德政府未來該如何走出這場風暴、對美交涉又該如何維持我方最高利益?此外,學者也指出,除了已宣布大舉對美投資的台積電外,其相關生產供應鏈都正考慮跟進到美國設廠。

《TVBS新聞網》訪問專家學者建言,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接受訪問指出,比較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由美國占上風,台灣投其所好,但美國未必會領情。而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則認為,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台灣最好籌碼,而台灣可參考日本模式「逐項談判」。

 

賴清德、卓榮泰5日與ICT產業界代表會談。(圖/總統府提供)


台美進入關稅談判 學者曝3情況:台「投其所好」美未必領情

對於美國關稅重擊,政府與美交涉進度仍究竟到哪?雖行政院稱已經完成首輪談判,台灣也被列為談判優先國,但實際具體內容,包括是否將匯率、美國國債當談判籌碼等,政府對外仍守口如瓶,各界都在等政府解套。
 

黃奎博提出疑問,若台美雙方已在進行談判,談的議題是什麼?民進黨賴清德政府難道又在規避立法部門的監督?並提到,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2014年兩岸服貿協議爭議時,質問當時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將如此攸關人民權益、影響重大的涉外協議,當成行政部門可以片面決定的行政命令?不必經過國會審查、批准就可以自動生效?不讓人民有置喙的權利?」同樣的問題當然也適用於目前宣稱在跟美國進行經貿談判的賴政府,可惜目前少有人在討論這類極為重要問題。

至於台美交涉後的雙方關係,黃奎博說,川普最近一年來已數次公開指稱台灣不能在防衛議題上搭美國便車,並稱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以川普態度來觀察,比較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由美國占上風,台灣投其所好、大舉退讓,但台美關係的進展可能仍極為有限,主要因為包括川普在內的一些美方主要決策人士似認為這是為了讓美國的經貿環境變成較為「公平」,所以對於賴政府的「輸誠」或不太抵抗,未必會領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美關係將如何演變?黃奎博認為,主要還是取決於川普與習近平之間的個人和外交戰略互動,亦即只要川普顧及對中國大陸關係而不願在對台關係有較多著墨,台美關係就難有實質進展,目前一些美方主要官員對於台灣的同情或友善,恐怕只能在各自職位的行政裁量權之內,展現有限或重複程度的同情或友善。

黃奎博也說,與此同時,川普政府對於台灣課徵的32%「平等關稅」尚未取消,而除了已宣布大舉對美投資、最先進製程技術可能也將輸出美國的台積電外,其相關生產供應鏈正考慮跟進到美國設廠。

面對美國政府超高關稅衝擊,除台積電首開槍赴美,微星也宣布將砸超過21億元台幣,到美國加州建置第一座製造基地,而緯穎和仁寶也爭取超微在德州、紐澤西州的在地製造資源;AI伺服器大廠緯創也擬於美國投資新設子公司。

至於台灣產業是否跟進出走?外交部長林佳龍5月1日於一場AI與半導體產業前瞻論壇演說時表示,「不要以為台灣半導體產業會一走了之,美國是台灣打世界盃的地方」。
 

川普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台灣最好的籌碼是台積電 洪奇昌:可參考日本談判模式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認為,國安會下應再成立一個組織,包括行政院經貿談判代表處、經濟部、外交部、國發會、央行應要有整合的工作小組,去對美進行談判工作,而台灣非常好的籌碼就是台積電去美國投資的1651億,因為美國需要台灣的半導體與供應鏈,尤其是先進製程等。他說,這也不是白給的,企業都有其考量,但全球最關鍵的產業掌握在台灣手上,肯定是成為一個談判條件。

日本首相石破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洪奇昌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是逐項與美方談判,相對有強度,不容易妥協,可參考日本國會怎麼準備談判,日本經濟再生本部、財務省等每個單位針對談判時,都經過了些內部討論,「我們現在不是,我們現在一個是要大罷免立委、一個要罷免總統」。

洪奇昌說,現在台灣已經增加購買美國的天然氣,若天然氣、農產品是美國要的,先清楚美國要的清單,我方再以優勢來跟美國談判,「在談判桌上,我們不能沒有自己的立場」,他認為美國、中國都會坐上談判桌,尋求彼此可以妥協的台階,因為這對美中彼此國內的內政、統治跟延續上面都有影響。

 

關稅風暴不見蕭美琴角色 總統府:本就在團隊中

副總統蕭美琴在關稅戰中角色不明。(圖/潘袁詩羽攝)

過去被視為台美重要溝通管道、「華府最有影響力的大使之一」的副總統蕭美琴角色也受到關注。蕭美琴在去年3月未就職前曾低訪美,去年11月更傳出蕭美琴負責總值超過150億美元的美國軍購案;但就關稅風暴來說,雖外界建言讓蔡英文、蕭美琴進入談判小組對美溝通,但現在小組由副閣揆鄭麗君率領,未見蕭美琴的身影。

針對外界疑問,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透露,蕭美琴擔任過駐美大使,對美國非常熟悉。4月3日關稅宣布當日,大家都在線上工作,過程中,蕭美琴本於對美國政局經濟了解程度提供建議、重要的立場與方針,蕭美琴就是整個團隊小組的成員,「不存在沒有蕭美琴副總統的問題。」

更多新聞:賴執政周年1/朝小野大!「不妥協的總統」內政頻卡關 藍白夾擊難拚民意

更多新聞:賴執政周年2/兩岸回不去了 學者:現在的習近平侵略性更強、更沒耐心

更多新聞:賴執政周年4/關稅、台幣暴衝何解 學者:給川普的「投名狀」條件是關鍵

更多新聞:賴執政周年5/台海驚滔駭浪!共軍機艦頻圍台 兩軍「擦槍走火」危機增

更多新聞:賴執政周年6/內閣狀況多!卓榮泰淪「覆議長」 2部長狂失言遭轟應下台


 



賴政府週年

#台積電#美國#關稅#經濟#外交#談判#蕭美琴#賴清德#賴執政周年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1

0.0597

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