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襲台,南臺灣傳出淹水災情,對於這些前瞻建設預算中治水的重點地區,地方政府治水成效引發在野質疑。專家分析,豪雨後淹水難以避免,但排水才是重點,政府治水應該對症下藥。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前瞻預算裡面,高雄市拿到這麼多預算,請問一下這些治水預算,到底花到哪裡去了?」
藍營問錢究竟花去哪?水利署強調,2018高雄推出在地治洪政策,治水還是有成績,以這次凱米颱風為例,美濃溪上游就減少2.78公頃淹水面積。
攤開歷年政府投入治水預算,扁政府八年八百億治水,馬政府則是六年660億,蔡政府上台後,動用前瞻特別預算中,1356億投入治水,近20年中央地方,編列的治水經費就超過一兆元,但颱風來照樣淹,人工治水究竟有無成效。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不是怕淹水,我們淹水沒關係,可是我們淹水後,要把災損降到最低。」
專家強調暴雨後淹水無可避免,不過防洪看重排水,當排水能力不足,應該使用滯洪池與抽水站補強,另外前置作業。
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莊均緯:「針對淹水地區比較嚴重的地方,我們可能治水的強度,可能投入的經費比較高,用這種方式再去慢慢檢討,讓易淹水地區面積慢慢減少。」
要打造韌性城市,不是撒幣就好,治水也要對症下藥。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