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陳方隅和葉耀元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昨天發表中國政策演講談「台灣關係法」,提到美國在台海戰爭時可軍事介入的法源,是官方較少見的作法。
布林肯(Antony Blinken)26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發表美國對中國政策演說。談到台灣時,他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反對任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不支持台獨,並期待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這場演說的亮點,在於布林肯談到「台灣關係法」時,罕見地引述授權美國介入台海戰事的條文。
布林肯先提到美國將履行「台灣關係法」承諾,持續對台軍售,接著又援引「台灣關係法」第2條第6款說:「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
陳方隅說,即便條文中「維持美國的能力」表述模糊,未言明是軍事援助、提供武器或何種方式,但這項條文幾乎是給予美國在台海爆發戰事時,提供軍事協防的法源依據。
他說,美國官方過去較少提到這點,本次在布林肯演說中出現,是有趣的亮點。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前出訪亞洲受訪時,指台海若發生戰爭,美國會軍事介入的說法,引發國際關注。即便華府之後表示對台政策不變,但許多評論認為,在中國對台威脅加大時,美國釋放訊號嚇阻,「戰略模糊」雖不變,卻是「少了點模糊,多了點戰略」。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主任葉耀元也告訴中央社,綜觀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六項保證等美國的「一中政策」,雖沒有明確美國表示要協防台灣,但也沒有限制美國介入台海戰爭。
他說,從1996年台海危機,到近年中國軍機繞台、軍艦在東海及南海演訓,每當共軍有動作,美軍都會有所回應。
葉耀元認為,美國一系列對台海情勢的表態,與俄烏戰爭有關。美國原先對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議題,也是採「戰略模糊」態度,最終仍無法避免戰事。因此華府是以行動向北京表明,美國有防衛台灣的能力與法源。(中央社)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