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祭出多項政策利多,盼能提振投資,然而結構性問題難一夕改變,主計總處統計,台灣超額儲蓄率不僅連續7年突破1成,今年的超額儲蓄率還較去年微增,如何有效誘發投資仍是政府的一大課題。
國民儲蓄毛額扣掉國內投資毛額的差額,便是當年度的「超額儲蓄」,可反映資金閒置狀況,而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的比率,則是俗稱的「超額儲蓄率」,當超額儲蓄的數字愈高,代表國內資金閒置情況愈嚴重。
早期超額儲蓄情形並不顯著,近10年來,資金氾濫的情況愈來愈明顯,台灣超額儲蓄自2014年起,年年都在新台幣2兆元以上,相當驚人。
主計總處最新國民所得統計顯示,台灣從2013年至今,超額儲蓄率便持續超過1成,而且今年超額儲蓄率12.37%,不只較去年增加,也比主計總處11月的預測值11.68%高了不少。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葉滿足表示,2019年超額儲蓄率上升,是因為去年底景氣走緩,大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升高,使得廠商資本支出趨於審慎,主計總處因而下修了去年第4季以及今年的投資數據;既然是因為大環境不佳才下修投資,導致超額儲蓄率增加,便不需要過度負面解讀。
中央銀行官員則表示,2015年至2017年間,超額儲蓄率均超過14%,近2年已有顯著下滑,且觀察國內投資毛額的變化,金額也呈現上揚,顯見國內投資是有增加的。
央行官員進一步說明,從國民所得會計恆等式的觀點來看,經常帳順差與超額儲蓄是一體兩面,而台灣經濟型態以出口為導向,屬於經常帳順差國家,自然會有超額儲蓄的情形;若要降低超額儲蓄,國內投資多一點,超額儲蓄便會減少,這樣對於經濟成長也會帶來幫助。
葉滿足表示,近年來政府投入公共建設、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且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都有助於導引閒置資金進入實體投資,並降低超額儲蓄;從這2年超額儲蓄率已自高點往下走,顯見政策有相當成效。(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