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比利時 結果共1,487筆

  • 正妹半路投懷送抱 男爽10秒推開驚覺「祖傳金鍊沒了」

    突然有正妹主動投懷送抱,千萬別以為是天外飛來豔福。最近比利時一名年輕男子到泰國旅遊,期間走在街上時,突然有個女子衝出來抱住他,試圖要勾引上床,男子見狀嚇得立刻拒絕,對方遭婉拒後就離開。不料幾分鐘後,男子發現他原本戴在脖子上的金項鍊不翼而飛,才驚覺中了美人計,連忙報警處理。
    2022/04/01 19:09
  • 開除2名國安高層 澤倫斯基揪內鬼轟「叛徒」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最新開除兩名國安高層,怒罵是「叛徒」,而他也趕場分別與荷蘭、比利時、澳洲視訊演說,澳洲總理莫里森更在演說結束後,取消俄羅斯最惠國待遇,並加碼35%的關稅。
    2022/04/01 14:10
  • 澤倫斯基比利時國會視訊演說 稱和平比鑽石珍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今天告訴比利時國會,實現烏克蘭長久和平,比俄羅斯的天然氣和鑽石更有價值。
    2022/04/01 09:46
  • 不鼓勵人民前往戰區 歐盟7國籲勿加入烏克蘭志願軍

    歐洲聯盟(EU)7國今天一致呼籲人民,不要加入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軍隊的軍事抵抗;提出這項呼籲的有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盧森堡和比利時的司法部長。
    2022/03/29 13:55
  • 展現抗俄決心!拜登今將抵波蘭邊境城市 距烏克蘭僅80公里

    俄烏戰爭滿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四於比利時出席北約峰會,與成員國領袖共同商討制裁俄羅斯與援助烏克蘭事宜。緊接著,拜登週五(25日)將前往波蘭、烏克蘭邊境城市,預計會聽取簡報,了解當地如何舒緩難民湧入壓力,並慰問美國駐軍。
    2022/03/25 11:26
  • 控俄打「磷彈」 烏總統籲北約「無限制」軍援

    台灣時間今天(24)晚上,美國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強生,抵達比利時和北約領袖開會,這次會議重點將要討論新一波對俄羅斯的制裁,會議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透過視訊指控,俄羅斯違規使用生化武器,呼籲北約各國能無限制提供軍援。
    2022/03/24 23:20
  • 拜登抵達布魯塞爾 將對俄祭出新一波制裁

    美國總統拜登在比利時當地23日抵達布魯塞爾,展開4天的歐洲行程,這也是俄烏戰事一個月以來,拜登首次與盟國面對面會談,並且計畫對俄羅斯進行新一波制裁,不過普欽也不甘示弱,打算發動能源經濟戰。
    2022/03/24 15:26
  • 拜登今日出訪歐洲 將再對俄祭出新制裁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今天出發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也將在訪歐期間,宣布對俄國的新制裁。
    2022/03/23 14:05
  • 憂捲入戰火!?拜登親赴歐洲會晤 無計畫造訪烏克蘭

    烏俄衝突持續延燒,美國總統拜登將出訪歐洲,與北約盟國、G7領袖,及歐盟領袖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進行會面,白宮也宣布,拜登離開比利時後,將前往波蘭,就烏克蘭議題與波蘭總統杜達舉行會談。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今(22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拜登此舉主要是希望能展現『西方國家團結支持烏克蘭』,至於白宮表示目前沒有計畫前往烏克蘭,應該是因為一旦踏上烏克蘭領土,恐怕會被解讀為『參戰』,風險十分大。」余文琦補充「烏俄戰事仍未出現好轉跡象,現在又傳出俄羅斯可能會發動大規模網路攻擊,歐美國家該如何應對,成為一大挑戰。」 另外,拜登提名傑克森作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替補人選,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從21日起連續4天舉行任命聽證會,若任命通過,傑克森將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非裔女大法官。余文琦認為「雖然傑克森資歷豐富,通過提名沒有太大難度,但因為傑克森較偏向自由派,再加上過去的爭議,讓部分共和黨擔憂傑克森在法律解讀方面會過於寬鬆。」
    2022/03/22 16:00
  • 比利時汽車高速衝撞進嘉年華會人群 至少4死20餘傷

    比利時當地20日清晨5點,南部一座小鎮驚傳一起重大車禍。當上百人在街上為嘉年華會做準備時,一台汽車高速衝進人群,目前已知釀成4死20餘傷。
    2022/03/20 18:13
  • 受俄烏戰爭衝擊!比利時宣布2025廢核承諾延後10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全球能源供給,價格也出現大幅度波動。有鑑於此,歐洲國家比利時18日宣布,將把國內原定將於2025年完全廢除核能的時程往後推遲10年,以減輕地緣政治在能源上造成的衝擊。
    2022/03/19 15:55
  • 世界球后戴資穎30分鐘速勝 挺進全英羽賽16強

    尋求賽史第4冠的世界球后戴資穎今天全英羽球公開賽女單首輪登場,僅用30分鐘,就以21比12、21比14力挫比利時女將譚蓮妮,挺進16強。
    2022/03/16 19:21
  • 230萬烏克蘭難民湧入 核彈級難民潮轟歐

    烏克蘭難民潮也對周邊鄰國造成巨大壓力,波蘭已經收容超過143萬人,瞬間增加超過總人口3%的難民數量,人力物力都快要不堪負荷,其他鄰國如捷克甚至比利時,也苦於沒有足夠收容場地、語言不通的困擾。聯合國統計逃出境的烏克蘭難民,總數超過230萬,還在境內但已無家可歸要往外逃的,也有190萬。這其中更有100萬兒童,小小年紀就在火線下奔逃,大人都難以承受的創傷陰影,對孩子們來說更難消化。
    2022/03/11 19:52
  • 挺烏克蘭 布林肯將訪比利時、波蘭等六國

    美國國務院2日宣布,國務卿布林肯將在3日到8日,前往比利時、波蘭和摩爾多瓦等六個國家,重申華府對烏克蘭的支持。
    2022/03/03 16:05
  • 力挺烏克蘭 美國務卿將訪比利時、波蘭和摩爾多瓦

    美國國務院今天宣布,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在未來幾天前往比利時、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摩爾多瓦,重申華府對烏克蘭的支持。
    2022/03/03 09:23
  • 力挺烏克蘭!巴黎鐵塔等全球知名地標投射藍黃國旗色

    烏克蘭24日遭到俄羅斯軍事入侵,引發各界聲援,全球數棟地標建築物當晚在外牆打上烏克蘭國旗藍黃兩色燈光,以表達支持。法國首都巴黎的知名地標艾菲爾鐵塔今天起也將跟進。
    2022/02/26 10:29
  • 確診可以趴趴走!英國全面解封 與病毒共存

    全球逐步邁向解封,鎖國快兩年的澳洲終於重開,紐西蘭3月也要放寬防疫限制,歐洲的比利時夜店重新開放,瑞士民眾已經不用戴口罩,英國還宣布全面解封,以後確診者免隔離,還可以到處趴趴走。
    2022/02/22 15:13
  • 基於安全考量 北約派駐烏克蘭人員撤離基輔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官員今天表示,基於安全考量,北約正將派駐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人員遷往烏克蘭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以及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2022/02/20 09:32
  • 風暴「尤尼斯」席捲歐洲釀災情 萬人停電、9人喪命

    大西洋風暴「尤尼斯」(Storm Eunice)週五(18)席捲歐洲西北部,風速最高達每小時122英里(196公里),不僅陸海空交通嚴重受到影響,超過萬人無電可用,英國、愛爾蘭、比利時、荷蘭更通報有人員傷亡,目前已知至少9人因風暴引發的事故不幸喪命。
    2022/02/19 11:35
  • 疫情改變工作型態 比利時勞工可望「週休3日」免減薪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今天宣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時代下勞動法令有所改革,將提供勞工要求每週工作4天的權利。
    2022/02/16 20:56
  • 周工作四天!比利時重振疫後經濟 彈性上班

    歐美多國疫情趨緩,正逐步鬆綁防疫政策,盼生活回歸疫情前常態,經濟得以復甦。美國內華達州舉行三場大型貿易展,佛州迪士尼取消入園戴口罩規定;鄰國加拿大也放寬邊境政策,已施打疫苗的旅客入境不再需要隔離。至於歐洲荷蘭則宣布,酒吧和餐廳的營業時間可以延長,公共場所的社交距離也會在月底取消;比利時則為了刺激後疫情就業率,宣布每周工作可減為四天。
    2022/02/16 19:54
  • 歐盟力推晶片法 若無台全球工廠恐面臨停工命運

    歐洲聯盟昨天公布「歐洲晶片法案」,希望確保歐洲晶片供給安全。據自由比利時報報導,歐盟執委布勒東在視察機構時向媒體強調,若台灣不再出口半導體,全球工廠會在3週內停止運作。
    2022/02/10 08:40
  • 伙食不好吃!難返選手村! 各國冬奧國手抱怨北京隔離飯店

    北京冬奧才進行到第二天,但嚴格防疫管理,卻引發不少爭議,一名比利時選手確診,隔離期滿三採陰後,卻無法進入選手村,而IOC解釋是因為當時剛好沒有單人房間,另外還有俄羅斯選手確診,在飯店隔離,但餐點卻相當糟糕,她還在IG上分享照片,指連續五天的三餐餐點,都難以下嚥,讓她餓到每天都在哭。
    2022/02/06 19:53
  • 全球通膨致成本提升 比利時國民美食「薯條」喊漲

    全球通膨危機,似乎還看不到盡頭!現在連歐洲的「馬鈴薯大國」比利時,都罕見宣布要調漲他們的國民美食,「比利時薯條」的價格。當地薯條生產工會表示,這次漲價,並非馬鈴薯產量不足或供應鏈出問題,單純只是為了反應成本。
    2022/02/06 19:48
  • 彩色顏料禁令 歐盟刺青師喊苦!憂地下化

    從今年開始歐盟的刺青將黯淡無色,大約四千多種常用於彩色紋身墨水中的成分,被歐盟因恐有致癌、導致基因突變等風險遭到禁用;儘管有給予業者長達一年的時間做準備,卻遇上疫情打亂供應鏈,導致廠商在出貨上進展緩慢;許多業者紛紛喊苦,也擔憂在無顏料可用的情況下,會有民眾會轉向非法服務。
    2022/02/04 20: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