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千萬大獎大廠倒閉學校退場唐治平被忘記網購今天天氣芒種學校停招凍卵
  • 搜尋:

    警覺 結果共1,609筆

  • 染疫重症、死亡率高3倍 糖尿病患注意「關鍵期2指標」

    本土新冠疫情嚴峻,雖然確診以無症狀或輕症居多,但仍需提高警覺,尤其糖尿病患者。衛福部示警,此類族群確診病程轉變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至3倍。
    2022/05/20 12:15
  • 突然出現這四個症狀提高警覺! 醫師:恐食道癌找上你

    提到食道癌很多人,會感到相當驚恐,其實風險因子多半都是與生活習慣拖離不了關係,其實不良習慣都可以靠後天努力去盡量避免,像是抽菸喝酒嚼檳榔,醫師指出增加蔬果的攝取量,同時避免吃進過多,高熱量的油炸食物或醃製食物,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的範圍,能降低罹患食道癌風險,若日常生活中出突然出現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等就要特別提高警覺!
    2022/05/19 23:15
  • 警覺性超高!婦提款250萬買新車 行員以為遭詐手刀報警

    日前在雲林縣虎尾鎮,發生一起烏龍詐騙事件,一名陳姓婦人到銀行領250萬,讓熱心的行員擔心她遭到詐騙,於是立馬報警,經警方到場了解後發現,原來陳婦只是要買車才領這筆錢,並非遭到詐騙集團誘拐,但員警仍駕駛巡邏車在後方護送身負鉅款的婦人平安返家。
    2022/05/18 12:26
  • 出現3種症狀提高警覺! 醫師:小心腦中風找上門!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還有抽菸、肥胖、不運動、生活壓力過大等,另外血管阻塞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心臟裡面因為心律不整或其他的原因產生血栓,第二種阻塞的原因是因為腦部的血管本身因為動脈硬化而狹窄,臺北榮總實驗外科主任張效煌醫師提醒,腦中風一旦發作最嚴重的可能是死亡或是昏迷。
    2022/05/17 23:16
  • 染疫和舊疾難分?醫憂病情變化快:長者有1症狀就快篩

    國內疫情大爆發,確診數字仍不斷攀升,相比過去染疫風險提高,高風險族群像是長者、小孩更應時刻提高警覺,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由於長輩本身經常有疾病,時常難以辨別是新病還是舊疾,建議要是出現這個症狀,就要立即快篩,以免延誤就醫。
    2022/05/12 14:24
  • 阿虎居隔出關確診 吞全餐「4症狀齊發」嘆:沒藥可吃

    演藝圈疫情連環爆,今(8)日除了女星吳姍儒快篩陽性,緊急停工前往醫院做PCR外,從《瘋神無雙》班底出身的33歲藝人阿虎(吳致任)也證實染疫,由於前陣子工作場合有人確診,被匡列居家隔離10天,之後只有工作才會外出,沒想到昨(7)日一早全身疲勞,他相當有警覺心,自行快篩出現兩條線,隨即奔赴醫院檢測PCR,稍晚就收到通知確診的簡訊。
    2022/05/08 20:03
  • 犀牛寶寶「降肉」 出生19天體重飆70公斤

    新竹六福村動物園在母親節前,南方白犀牛阿花再度當媽了,因為在日前他生下第六胎犀牛寶寶,但因為他的警覺性很強,其實這陣子保育員都無法接近寶寶,不過目前他們推估從4月中到現在,他的體重應該已經成長到70公斤,而且還已經舉辦票選活動,正式命名為「花生醬」,但想要看看他真面目得要等6月初了。
    2022/05/07 19:39
  • 疫情海嘯醫院措施增 年輕人遇「腹瀉、橫紋肌溶解」快採檢

    國內疫情快速升溫,今(5)日確診人數突破三萬人,再創下新高,雙北醫院急診更是塞爆,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表示,現在正在迎接海嘯,甚至說現在每天早上醫院外面都會排滿防疫計程車帶來的人潮,也因此增加了一些措施,包括小兒急門診分流、更新增對於不典型症狀的警覺,以及專責病房量能提升與一般醫療降載。
    2022/05/05 16:17
  • 才幾小時「輕轉重症」?醫揭3症狀易輕忽:恐是惡化前兆

    75歲的婦人染新冠病毒原本症狀輕微,卻在短短6、7小時血壓、血氧急掉變重症!病情怎麼會在短時間內惡化?醫師說,疾病變化都會有其過程,可能有些跡象沒被發現。並提醒,如果幼兒出現活力降低、對環境不感興趣,成人和兒童有缺乏食慾症狀,都可能是病情惡化徵兆,要提高警覺!
    2022/05/03 23:30
  • 男確診遭開除提供「接觸者資料」 老闆提告:不實指控

    連日來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現在民眾都很有警覺性,一發現有症狀就立刻快篩和隔離。但最近有一名網友發文爆料,他主動回報自己快篩陽性,沒想到竟遭咖啡店開除,事後PCR採檢確診,他依照正常程序回報衛生局曾接觸過那些人,沒想到咖啡店老闆得知後卻對他提告「散布謠言」。
    2022/05/02 19:12
  • 投資詐騙去年財損20億 記住防詐「4不」原則

    為協助民眾辨識投資詐騙,國泰世華銀行今天提出「4不」守則,強調銀行不會推薦單一商品、不用專家名人名義推薦單一投資標的、不用非官方帳號成立的社團、不保證獲利,呼籲民眾收到相關訊息務必提高警覺。
    2022/04/29 18:08
  • Omicron只有輕症是迷思 醫點名2類民眾要警覺

    別再認為Omicron只會引起輕症,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聯手打破迷思,強調沒打過疫苗、具高風險因子的民眾仍有重症死亡風險,呼籲落實「三防三擊」自保。
    2022/04/28 13:16
  • 有片/感染新冠肺炎注意「低血氧」 出現這幾種症狀盡速就醫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確診人數激增,就連中重症也有出現不少個案,值得注意的是,血氧濃度如果有往下掉的情況,一定要特別提高警覺,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振泰指出一般來說血氧的濃度,正常人來說大部分都是98%以上,若血氧掉到百分之94或95以下,那這個就要小心注意了。
    2022/04/26 22:57
  • 妹粉醫師染疫 兒醫同事不篩2天後咳嗽確診

    台中有醫師去看阿妹演唱會後出現咳嗽等症狀,但沒有警覺,又傳染給同診間護理師,直到護理師發燒確診,醫院趕緊匡列接觸者篩檢,但院內人員不滿,其中有一名同部門的男醫師,明明曾一起開會,睡同一間值班室,卻不去篩檢,直到兩天後出現症狀,才去PCR,竟然也確診了,而他接觸的患者,都是小朋友。
    2022/04/26 18:55
  • 快確認!他回撥「未接來電」慘噴千萬 因手機這功能惹禍

    隨著科技進步,詐騙手法也層出不窮。就有一名男子日前收到多則要求他重置Apple ID和密碼的訊息,早有警覺的他起初決定無視,隨後卻接到多通來自「蘋果(Apple)」的未接來電。男子事後回撥並照著對方的說詞操作,怎料提供驗證碼後,短短兩秒鐘的時間,電子錢包內的65萬美元(約1900萬元新台幣)加密資產竟全數被盜光,令他十分懊悔。
    2022/04/22 12:09
  • 猛爆性腦炎也釀香港童亡 醫曝警訊:亞洲人風險恐較高

    新北中和2歲確診孩童今(19)日因新冠病毒感染併發敗血症導致腦幹腦炎病逝;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表示,這名幼童病程非常快速,病毒直接攻擊孩子腦部,在香港也有觀察到確診新冠孩童出現「猛爆性腦炎」後病逝的現象,現在國內確診孩童還沒有非常多,就出現1例這樣的個案,看來亞洲國家感染呼吸道病毒,發生猛爆性腦炎的機率似乎較高,這點需要持續觀察、提高警覺。
    2022/04/19 13:29
  • 員林自助餐店大火一家六口急逃生 幸無人傷

    彰化員林一間自助餐店,晚間發生火警,火勢一路從三樓倉庫延燒到一樓,幸好當時屋內一家六口,及時逃出,沒有任何人員傷亡,而現場正好有一名女性義消人員路過,還沒看到火勢竄出,就先聞到味道,她警覺地跑到馬路上查看,第一時間發現火災意外,幫忙通知119救援。
    2022/04/18 11:49
  • 今2歲童重症家長急 如何辨識送醫羅一鈞點「幾徵兆」

    國內疫情升溫,也開始試辦輕症在家,不過今(16)日國內新增一名兩位童重症,也讓不少家長相當擔心,如果小朋友確診在家,出現什麼症狀,得要警覺、趕快送醫?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抽蓄、意識不清、意識改變」等情況就要趕快通報119。
    2022/04/16 14:41
  • APP綁信用卡藏危機! 苦主收「交易簡訊」勸世:快刪

    一名網友為了方便,在購物網站上綁定信用卡,近日突然收到兩封消費金額近萬元的簡訊通知,但她完全沒印象有交易,嚇得趕緊打電話給客服凍結卡片,事後才知道差點遭到盜刷。她特地分享自身經驗,呼籲大家提高警覺,別把信用卡綁在APP上。
    2022/04/15 14:56
  • 基隆某醫院群聚感染 病患欲開刀PCR採陰「出院不適轉陽」

    基隆市今(11)日新增34名確診個案,其中一例、案27779,造成某醫院群聚感染。市長林右昌表示,該個案在3日為了開刀提前到醫院篩檢,PCR呈現陰性,因此在5日住院,但6日手術又突然不進行,他又出院。回家後,身體感到不舒服,警覺性高、自行前往社區篩檢站篩檢,PCR呈現陽性。
    2022/04/11 16:07
  • 南北娛樂場所頻淪陷 金芭黎舞廳疫情再起「揪10人染疫」

    國內今(7)日暴增382例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幾個娛樂圈的場所,包含基隆、高雄都有相關傳播,另這幾日軍營也出現確診者,這都要提高警覺特別注意。
    2022/04/07 14:38
  • Omicron後是什麼? 專家籲仍需警覺新變種

    新型冠裝病毒肺炎(COVID-19)在多國的疫情趨緩,多國陸續解除防疫限制。但有專家警告仍會有新的變種病毒出現,在無預警下大幅傳播成為新的疫情。
    2022/04/05 09:43
  • 台中、高雄、新竹未增傳播鏈 陳時中:「4縣市」需警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75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133例本土個案,分佈為新北市46例、基隆市31例、台北市23例、桃園市15例、宜蘭縣6例、新竹縣4例、花蓮縣3例、新竹市2例、台中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
    2022/04/04 14:17
  • 基隆群聚再+21「小吃店案最多」 累計115例確診

    基隆疫情燒不停,群聚案不斷擴大,而這起傳播鏈不只小吃店遭殃,還波及到許多不同場所,連指揮官陳時中都表示,基隆感染鏈尚未收斂,民眾需提高警覺。今(1)日基隆新增20例確診,加上截至昨(31)日的22例,至今基隆已累計111例。
    2022/04/01 14:13
  • 基隆+22小吃店群聚延燒 陳時中:尚未收斂

    基隆疫情持續延燒,今天又增加22例,其中有些個案還住在外縣市,由於這起傳播鏈,不只小吃店,牽涉很多不同場所,還擴及學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起感染鏈尚未收斂,民眾需提高警覺,若有發現足跡重疊,就主動到篩檢站進行篩檢。
    2022/03/31 18:4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