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台馬情侶薯條寧願單身星座速食超強三奈米 半導體吉品 畢業生潮境公園
  • 搜尋:

    效益 結果共1,318筆

  • 動滋券330萬人領取 已催出21.5億交易額

    教育部今天指出,動滋券截至24日已有330萬餘人領取,目前累計204萬多筆交易,總抵用金額新台幣9.6億元,創造出實際交易總額達21.5億元,對帶動運動消費產值提升達到預期效益。
    2020/09/28 10:47
  • 美制裁中芯效應! 台廠迎轉單晶圓三雄帶頭股價走揚

    美國政府文件顯示,美國已展開制裁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各公司要供貨給中芯須先獲得許可,聯電等晶圓代工族群在可望受惠轉單效益下,今天股價齊揚。
    2020/09/28 10:32
  • 美次卿取消「經濟對話」 李大中:蔡應務實對國人說明

    美國務院次卿柯拉克今天訪台,但是原定舉辦的「台美高階經濟對話」取消,行程重點僅在參加已故前總統李登輝的追思禮拜,其他活動行程也遭臨時改動。對此,淡大戰略所副教授李大中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這個狀況與蔡政府之前宣傳,開放美豬可獲得的效益大相逕庭,顯示其內部工作可能出了問題,也突顯其「務虛不務實」的本質;李大中強調,總統蔡英文應記取這次教訓,並誠懇的對國人說明,如此才是較負責任的表現。
    2020/09/17 18:28
  • 外籍生來台就讀人數增 國發會盼攬才專法發揮效益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近3年數據,國外研究生來台攻讀STEM領域比例攀升;國發會表示,目前修訂的攬才專法草案未來上路後,將有機會替台灣搶下優秀青年學子留在國內貢獻所學。
    2020/09/17 17:44
  • 蔡阿嘎機捷展覽免付790萬場地費挨轟 鄭文燦:重新評估

    桃園捷運公司與網紅蔡阿嘎合作在三重站打造蔡阿嘎兒子的展覽換取廣告效益,蔡阿嘎則免付790萬元場地費,遭外界質疑圖利;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指示桃捷重新評估合作契約。
    2020/09/16 23:34
  • 2波「2萬份」柚香券開跑! 逾80萬農遊券未用

    第二波柚香券登記活動,從今天開跑,有別於第一次,只要消費滿額就直接贈送,遊戲規則改成抽籤的方式,限量2萬張,而且消費通路也擴大到2700間農會超市,期盼能拉抬登記人數,另外農遊券將在17日到期,目前仍有超過80萬份還沒使用,不少人就怕過期,趕緊消費,也讓農會架上一半商品都被掃空。
    2020/09/15 13:46
  • 安心旅遊補助吃緊! 林佳龍:盼紓困3.0補上

    類出國商機持續發燒,星宇航空再推出賞月班機,14日早上10點開賣,10分鐘內五大平台幾乎都完售,剩下零星空位,搭上最近國旅熱潮,大家紛紛出遊,卻因為太踴躍帶動了10倍效益,安心旅遊補助吃緊,交通部長林佳龍盼紓困3.0特別預算能銜接上路,不讓補助斷炊。
    2020/09/14 15:23
  • 快訊/農遊券使用率約9成! 消費效益達46.25億元

    農委會發行500萬張的農遊券,最後使用日期是9月17日,目前統計,截至昨天13日使用張數將破400萬張,使用率有望達到9成,約支出新台幣10億餘元,但根據消費行為推算,消費效益將高達46.25億元。
    2020/09/14 08:54
  • 農遊券將截止!農委會:帶動消費效益高達46億元

    農委會發行500萬張的農遊券,17日使用截止。農委會統計,今天使用張數將破400萬張,力拚使用率逾9成,約支出新台幣10億餘元,根據消費行為推算,消費效益將高達46.25億元。
    2020/09/13 20:19
  • 怎防萊豬混充台豬?學者:完善「檢舉制度」比抽檢有效益

    我國明年即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有人擔心,如果不含瘦肉精的台灣豬被美國萊豬混充販售,可能造成食品詐欺與食安疑慮風險。那麼,我方有無切實有效的把關方式?對此,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用「同位素分析」的方式的確可以找出混充,但是成本相當高,不可能所有進口肉都逐項檢驗;如果要治本,最可行的方式還是從制度面著手,也就是完善「吹哨人條款」,除了須祭出高額獎勵,另外也要有相應的嚴厲懲罰才能杜絕歪風。
    2020/09/10 18:04
  • 運量有增? 蔡桃貴特展7個月未收租金挨批

    為了要回饋粉絲,蔡阿嘎跟桃園機場捷運合作,把A2打造成親子主題車站,但現在議員提出質疑,為何沒有收取任何租金,因為七個月以一般行情價,高達790萬,以目前機捷虧損,再加上疫情影響,運量大不如前,還沒有收錢,也引發討論,不過對此桃捷提出聲明,開展後運量比疫情時期提高48%,而且蔡阿嘎的廣告效益高達1500萬,當初就說好是互惠合作,才會沒收錢。
    2020/09/08 18:20
  • 數位轉型半吊子!政府浮濫開發「蚊子APP」 效益待檢討

    今年5月,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踢爆交通部,竟然砸下1.5億打造單一一個手機APP,使用率超低,結果還偷偷下架。近日桃園市審計處也指出,桃園市政府共開發了將近30款APP,總建置費和維護費就高達上億元,但多數都沒什麼人使用。事實上,這幾年來,公部門砸錢開發的APP很多都功能重疊、陽春又難用,被戲稱是「蚊子APP」,到底問題出在哪?來聽聽專家建議。
    2020/09/01 23:16
  • 台股9月天震盪中怎保命! 兩大關鍵下的操盤重點? 財經專家們這樣說…

    今年以來,台股新開戶數超過70萬戶,股市交易熱絡。在《財經大白話》節目中,主持人翟翾問到受到MSCI效益使台股在昨天爆量下殺以及蘋果及特斯拉拆分股票後對台灣供應鍵造成的影響,台股九月的操盤重點有那些呢?
    2020/09/01 17:38
  • 星光樂園逆轉疫情 22萬人次創1.8億商機

    宜蘭童玩星光樂園,周日(8/30)晚間閉幕,開園44天來,吸引超過22萬人次造訪,創造1.8億元商機,成功逆轉疫情,縣長林姿妙宣布,噶瑪蘭公主光雕展,接力演出。
    2020/08/31 09:42
  • 安心旅遊補助恐斷炊! 林佳龍:爭取續至10月

    使用安心旅遊補助的人暴增,沒想到現在補助不夠可能會提早結束,觀光局想出了三種辦法因應,一個是向府院提出加碼另一個是從交通部撥款16億元,最壞的打算就是提早結束,不過交通部長林佳龍還是希望以可以以延續為目標。
    2020/08/26 13:46
  • 入境普篩引論戰 李秉穎:若只為安心不符成本效益

    入境普篩持續引發討論,感染症專家李秉穎今天說,除了篩檢費用,還有醫療院所執行高風險任務的人力、防護成本,還有交通成本,若只是為了安心,可能不符成本效益。
    2020/08/26 12:47
  • 快訊/檢測研討會「順時中、逆時中」 兩派激戰

    週日有一場「新冠病毒檢測研討會」,順時中跟逆時中兩派激戰,屬於篩檢派的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不贊成所有民眾做抗體篩檢,去找出無症狀感染者,但如何有效率地找出無症狀感染者來反應過去感染情形,是科學家努力想幫助的部分;反對派的台大醫師李秉穎則認為,全民核酸普篩的成本高,在沒有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是零。
    2020/08/24 09:31
  • 快訊/傳針對12國「入境普篩」 指揮中心駁斥

    傳出指揮中心將會對12個國家出境抵台民眾,比照菲律賓模式做入境普篩。稍早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個說法並不正確,特別是7月26日開始針對菲律賓抵台民眾做普篩,預計要一個月後檢討成效,目前看來,大部分確診患者其實都有症狀,普篩效益不大,接下來甚至不排除取消菲律賓的入境普篩。
    2020/08/20 16:21
  • 疫情致經濟萎縮創紀錄 安倍經濟學效益化為烏有

    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挫消費與出口,日本第2季經濟創紀錄萎縮27.8%,使得首相安倍晉三就任後推出「安倍經濟學」所帶來的效益化為烏有。
    2020/08/18 10:08
  • 商總籲消費券加發5千 蘇:國家預算有限

    就擔心紓困效益沒辦法持續,商界喊出希望政府加發5千塊消費券,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表示,國家預算有限,另外他今天早上去參觀了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之前博物館被發現把日本人標記為,「台灣鐵道之父」,或許擔心有爭議,現在已經悄悄刪除。
    2020/08/16 13:23
  • 王功漁火節8/15‧8/16登場 歡迎來彰化歡樂一夏

    「2020王功漁火節」將於8月15、16日登場!彰化縣政府今(7)日在縣府中庭召開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彰化區漁會理事長陳宗義、常務監事林明壽、總幹事陳諸讚、王功福海宮主委林益模等人與會,王縣長說,王功漁火節每年吸引數十萬名遊客,是經濟效益很高的活動,今年除了海洋音樂會、祈福嘉年華、絢麗煙火秀、千人烤蚵趣、王功光影燈祭等精彩活動外,並首度推出樂活輕旅行及刮刮樂雙重送,邀請全國鄉親相揪來聽音樂、吃鮮蚵、賞煙火,一起High翻彰化!
    2020/08/08 09:00
  • 入境仍不普篩 李秉穎:每日花420萬、沒必要

    連環爆出從台灣離境後確診個案,讓入境普篩爭議再起,指揮中心找來專家諮詢委員李秉穎,算出若入境全篩,每日要花420萬,就算篩了,也要居家檢疫14天,花費跟效果不成正比,更以菲律賓入境普篩為例,揪出的無症狀者只有2位,搬出案例要證明,入境普篩,效益不大。
    2020/08/06 20:37
  • 邊境普篩成本高沒效益? 王健宇:若有漏洞恐成群聚感染

    隨著最近開始多了幾名境外移入的新冠案例,國內對於邊境普篩的呼聲越來越高,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小組今(6)日做出決議,不會對邊境進行普篩,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不對邊境普篩的原因在於成本,每日需花上420萬元,在個案數少的情況下效益不高,同時指出就算是無症狀感染者,在居家檢疫14天過後就不具傳染力,所以策略未必優於現行政策,今日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到民生承安診所副所長王健宇,他表示,若個案太少,每天還要花那麼多錢的確有他的道理,但因為沒有普篩,台灣有多少潛在無症狀感染我們並不知道,他所公布的數據還有變數,估計台灣目前有300-600個潛在感染可能,若因此造成其他感染,可能會演變成大規模群聚感染,所以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應該要先做醫護人員的篩檢,確認有沒有醫護人員產生抗體,對第一線醫護人員是個保障,也能因應可能到來的下一波疫情。
    2020/08/06 18:16
  • Q3就業市場將解凍?!專家:下半年求供倍數有望觸底反彈

    新冠世代下的畢業生,正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競爭激烈的狀況,根據勞動部調查,20至24歲失業率高達11.66%,居所有年齡層之冠,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更是達5.63%,超越其他教育程度別,而5月份求供倍數也是近幾年最低,僅1.55倍。應屆畢業生到底有多「慘」,Q3就業市場有可能解凍嗎?對此,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今(4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除了需面臨職缺大減外,期望薪資恐怕也得下修調整,上半年的確有部分內需型產業出現「職缺極凍」的情況,但他認為,前陣子的紓困效益,在下半年會逐漸浮現,求供倍數有望觸底反彈。而他也提到,20至24歲失業率高達近12%,為平均失業率的三倍,應屆畢業生大概要花5至6個月才能早到工作,且薪資可能都會不如過往。另外,在求職市場嚴峻狀況下,是否應該「先求有,再求好」呢?楊宗斌認為,畢業生應時時警惕自己,如果延後進入職場,明年恐怕會面對「求職塞車」,若求職者有經濟壓力,不妨考慮兼差,而如果是學歷還不錯,打工、實習經驗也豐富的畢業生,則可「先求有,再求好」,但前提是,求職者本身對該工作有興趣,之後再求薪資、未來發展及福利,並非隨便找個「還OK」的工作去做,這樣會陷入求職惡性循環。
    2020/08/04 17:53
  • 後疫情經濟面貌大不同 5G扮演數位轉型加速器

    5G時代讓AI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發揮更大效益,讓各種創新應用成為可能,包括自駕車、雲端遊戲和高清串流影音,都將是5G帶來的重要趨勢。尤其在全球疫情持續升溫之際,遠距工作、線上教學、智慧醫療和零接觸經濟的市場需求大爆發,台灣企業該如何從中找到切入點呢?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7/29 21:3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