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人際差、不滿社會」 隨機殺人「入獄」找認同

記者 吳元熙 / 攝影 林亞男 報導
發佈時間:2015/07/22 21:1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距離去年鄭捷犯案,僅僅一年時間,台灣再度出現隨機殺人事件,嫌犯態度冷漠,接受警方訊問時,也沒有後悔心態,心理師認為,這些嫌犯可能都有共通點,先是對「自我放棄」,不管是人際、家庭、感情,哪一種因素讓他們產生孤獨感,最後選擇錯誤方式,透過犯案希望被判刑或是在監獄中,得到被認同感。

記者VS.鄭捷(103.7.21):「傷了25個人,有4個人死掉,4個家庭破滅,你有沒有什麼話要講?」

走過台北捷運慘案才滿一年,台灣社會衝擊卻沒有結束,殺童案、捷運無差別傷人再次出現,跟被害者不認識,犯罪絲毫不猶豫,心理師認為他們的共通點是早就「自我放棄」。

諮商心理師高育仁:「他(隨機殺人者)會覺得說,別人對不起他,覺得社會、(覺得)國家 朋友、家人,對不起他。」

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林世莉:「殺了人我可能就會判處死刑,我已經對人生沒有希望感,所以我反正就是豁出去了,第二個就是在我豁出去之前,我要闖一番大事業,闖一番知名度出來,也許他們錯誤的認知跟學習是這樣。」

不需要深仇大恨也能痛下毒手,心理師歸納隨機傷人嫌犯特質,發現他們除了自我肯定低、人際關係不理想,也可能認為對社會不滿,才會選擇用錯誤方式宣洩壓力,藉由犯下重案填補破碎心靈。

諮商心理師高育仁:「你在牢房裡面,有人陪他講話,我們以後這種隨機殺人的人,(建議法務部)會住在獨居房,不能再去有什麼,跟人家一起打籃球,讓他覺得說可以藉著殺人、藉著犯案來做這些,傷害別人的事情。」

不管是鄭捷、龔重安,還是再次掀起北捷恐慌的郭彥君,都曾經在求學或是工作階段擁有良好表現,專家認為要避免隨機犯再出現,加強防護只是其次,根本之道還是要找出原因,讓平凡的一般人開始改變。

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林世莉:「比方說他最近就不說話,或最近會蒐集一些東西,或最近常常會講說,我人生沒有什麼希望感,大家可以更留意,也許周遭有這樣的人的時候,我們從教育,從周遭教育起。」

無差別殺人嫌犯手段凶狠卻不是縝密計算的智慧犯罪,心理師表示,他們的情緒不滿會經過長期累積,但犯案衝動卻可能是突發爆點引燃,台灣社會必須付出更多愛,才能阻止隨機犯走入黑暗。

諮商心理師高育仁:「甚至在他個人的感情,甚至在他的朋友,我們發現鄭捷、郭彥君這些人,這些東西全部都已經讓他去孤立起來的時候,讓他只好用殺人來重新回到社會,什麼社會、監獄的社會,因為監獄可以有人陪他。」

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林世莉:「不一定只有人格上的問題,如果精神疾患,比方說有精神分裂症,他可能是生理不能控制的,他生理不能控制的話,我想其實服用藥物很重要。」

願意傷害別人生命,做出這樣決定之前,人格特質或許只占部分影響,長期缺乏關心,或許更可能走向精神疾病,要阻止隨機犯罪者的英雄夢,加強公共空間防護杯水車薪,台灣社會得真的動起來。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鄭捷#隨機殺人#認同感#犯罪#郭彥君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7

0.0382

0.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