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沒胃口當「感冒後遺症」 嬤延誤就醫確診癌末期


發佈時間:2020/12/25 20:25
全台每年新確診胃癌患者約4千人,其中6成是晚期。(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全台每年新確診胃癌患者約4千人,其中6成是晚期。(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沒胃口當心是胃癌警訊。72歲苗小姐去年突然胃口下降,以為是感冒後遺症,拖了3個月就醫竟是胃癌末期。醫師呼籲,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逾2週沒好轉應就醫。

早在30年前,胃癌發生率從10大癌症第5名下降至第9名,發生率降幅超過4成,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每年新確診的胃癌患者約有4000人,其中6成已是晚期。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胃癌的早期症狀和胃炎、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功能障礙十分類似,包括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等,一般人容易輕忽,加上台灣人比較沒有照胃鏡的習慣,導致發現時通常都比較晚。

趙毅指出,這些年因大腸癌、乳癌等癌症患者增加,讓胃癌患者看似大幅減少,但綜觀2011至2017年,胃癌患者從3900多人略降至3700人,死亡人數卻從2300多人略升至2400多人,平均每天有6.5人死於胃癌,他認為確診晚、可用藥物少是主要原因。

趙毅說,台灣有長達20年沒有引進新的胃癌藥物,只能以舊式化療藥物作為第一、二線治療,除此之外無藥可用,晚期胃癌患者5年存活率幾乎不到10%,近幾年雖然有部分新藥拿到許可證,但新藥大多較貴,只要沒有健保給付,可能只有不到15%患者願接受治療,所幸近年健保陸續給付胃癌藥物,12月起也首度給付胃癌口服化療藥作為第三線治療藥物,讓晚期癌友有更多治療選擇。
 

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指出,很多患者在接受針劑化療時,可能出現厭食、噁心、腹瀉、體力虛弱、手足症候群、皮疹、心悸、胸悶、肝功能異常、白血球或血小板下降等副作用,影響後線治療意願,但有研究發現,若因針劑化療失敗改用口服化療藥物,不僅可有效控制疾病不惡化,還能維持良好日常體能表現和活動度超過4個月,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趙毅認為,要降低胃癌死亡率,及早篩檢相當重要,呼籲政府將比照日、韓將胃鏡納入癌症篩檢,民眾若有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等症狀超過2週沒好轉,就應立即就醫。

此外,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呼籲,胃癌與飲食習慣、胃幽門螺旋桿菌密切相關,民眾平時應減少攝取醃製、煎炸、燒烤和煙燻類食物,遵循「高纖、低脂、天天蔬果彩虹579」的原則,同時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TVBS每日熱搜榜

「癌」警訊不可不知

#胃癌#感冒#後遺症#末期#死亡#胃口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851

0.0893

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