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個案隱私及維護醫療倫理,本系列有關個案病情,均取得個案當事人同意,並進一步去識別化,先予說明。)
八仙塵爆發生迄今3年有餘,400餘名死傷家屬、受難者提出的團體民事賠償訴訟,仍在一審的士林地方法院民庭緩步審理,今年7月初,總算有一絲突破性進展,正式進入受傷被害人的勞動力減損鑑定攻防。
 
第一波鑑定出爐3人,包含年紀最小、受傷當時年僅13歲的李峻毅,經台中榮民總醫院鑑定,勞動力減損高達92.28%,代表八仙被害人提出團體訴訟求償的消基會律師團召集人吳榮達當時說,「顯示李峻毅已幾乎完全沒有工作能力。」可見塵爆後,靠著國內團體醫療救活了大部分的傷患,眾多傷友們復健至今看似也都能自由活動了,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
勞動力鑑定未減損 疑塵爆引發精神疾患再鑑定
其餘2人雖鑑定出未損及勞動力,但其中1人,在鑑定過程中,中榮卻發現精神狀況極不穩定,疑與八仙塵爆有關,建議法官另送鑑定,由消基會律師當庭提出聲請。
 這個意外結果,正式曝露出484名塵爆傷患,除了必須承受臉、頸、四肢等大面積的體表燒傷,經歷多番痛苦醫療、復健、不易磨滅的傷疤外,他們的心理,承載了我們、甚至是他們自己都不容易發現的隱形內傷。
八仙傷患身體需復健 心理也要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臨床心理師王鼎嘉說,「八仙傷患的心理創傷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有時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們身體需要復健,心理也要,這個過程,臨床上稱為心理復健。
八仙傷患從一開始受傷後,心裡的創傷其實是非常大的,這段過程也需要心理的治療,像身體復健一樣,慢慢、慢慢讓他走回過往的身心正常。」
心理師在實務上,分為臨床心理師與一般常聽聞的諮商心理師,二者存有些許的差別。前者隸屬醫院,專攻病人的精神病理、心理治療,及受司法單位委託,會同精神科醫師一起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衡鑑的精神鑑定;後者主要工作地點則在學校、基金會等機構,協助當事人處理情緒、家庭等一般心理困擾。
加護病房引「焦憂創」 國外臨床心理師早早介入
塵爆當時,正在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實習的王鼎嘉回憶說,「燒傷心理治療這塊很特別,它是跟著病人所接受的身體醫療程序來走,基本上也會區分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病人接受的醫療處遇是先穩定生命跡象,就像當初他們被送到急診室搶救後,再送進加護病房觀察。
在加護病房裡,國外的臨床心理師就會介入,但在台灣,這種觀念尚待改變;因為病人在那時會有很多的震驚,震驚當下,心理上普遍會出現很多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等各種精神症狀。
 
幻聽到應死在火場 幻想醫護是情報人員
例如部分八仙傷患都會出現幻聽、妄想。幻聽,他們會聽到懲罰式的聲音,像是聽到你就是應該死在這場火災裡面;妄想,則會產生正在被監控,加護病房的攝影機是監視設備,隨時把狀況告訴別人,有的甚至會懷疑醫護人員是情報局派來的。另有些個案會出現思考廣播現象,電視機播映的畫面都是我想的東西。」
王鼎嘉強調,這些情狀,並不代表他們罹患精神病,只是反應出一般人在極度壓力下,產生的各種症狀,很正常;例如把一個人放在一個完全沒有聲音的環境裡面,他也會產生幻聽。
加護病房「熱到爆」 臨床心理師介入心理急救
王鼎嘉表示,一般急救傷患送到台大時,臨床心理師通常不會立刻介入,但因八仙塵爆傷患的傷勢極其嚴重,且人數眾多,台大醫院為減緩傷患的症狀,當時做了一個創舉,在傷患住進加護病房同時,由臨床心理中心一同介入八仙傷患的心理急救。
24小時維持冷房溫度的加護病房,記得有一名八仙傷患,一直向醫護人員反應身體很熱,而且熱到不行,護理師拿電扇對著他吹仍不夠,加放了好幾台,他仍然反應很熱,病房人員就查覺到,這應該是心理問題。
 
深呼吸 吹出焦慮的熱氣
當時臨床心理中心介入的方法就是,使用想像式的放鬆治療,由資深臨床心理師向這名傷患說,「我明白你感覺到現在很熱,你有沒有感覺身體有很多熱氣在裡面,你跟著我一起想像,我們把熱氣一起吹出來好不好?」請這名傷患深呼吸,用嘴巴把熱氣吹出來,用想像式的放鬆治療,結合腹式呼吸進行治療。
臨床心理師發現,這名傷患是焦慮現象導致,使用上述方法,傷患會慢慢感覺有一股熱氣被這樣帶出來,增進心理上的安定感,這名傷患的熱氣就這樣解除了。
恐慌的情緒會蔓延 快速心理治療穩定局面
王鼎嘉指出,急性期因為傷患狀況嚴重,且擔心感染,臨床心理師不會做到深度訪談,通常做的是快速心理治療(短期心理治療),包含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使用安、靜、能、繫、望等五大口訣。
心理急救主要是讓病人從創傷裡面重新穩定下來,例如當年九二一大地震,很多災民當時是非常恐慌的,那種恐慌的情緒是會蔓延的,而且會讓心理狀況變得很糟糕,心理急救的目的,就是用安、靜、能、繫、望的技巧,讓病人重新感到平靜,這樣他們才能接受醫療人員的幫忙。
心理急救五口訣 安、靜、能、繫、望
王進一步解釋,「安,就是讓病人感到安全;很多八仙傷患進到病房都感到害怕,因為他們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另外,有很多人因為神經燒死了,感覺不到痛,甚至還有很多傷友是受傷後回頭去救援,救到後來連皮都被烤熟了,自己都不覺得痛,後然突然暈倒在地。
這些人一清醒,發現全身被插滿管子,連動都不能動躺在病床上,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安,就是讓他知道你在哪裡、周遭有誰。靜,就是讓他感到冷靜、鎮定。
能,是賦能,人在很脆弱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糟糕,感覺無法違抗現況,當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他的求生意志會掉到很低,臨床心理師這時候必須使用一些技巧,重新提升他的自我效能。例如他是一位老師,告訴他學生正在等你回去,讓他重新感覺到,他還是有效能、要活下去。
繫,加護病房是隔離的,他們大部分時間只能看到他自己和醫護人員,臨床心理師要重新聯繫他跟外界的管道。望,就是給予希望。」
臨床心理師問診 聊天見真章
對於傷患處於何種症狀,王鼎嘉表示,有的經由醫師、護理師反應,或把握每天巡床的短暫閒聊發現,或是觀察他的肢體動作查覺;臨床心理師在問診的時候比較會有技巧,如同聊天一般,閒聊中看他的個性、症狀。
例如,一句「睡得好嗎?」八仙傷患如果回說「睡得不好,會做惡夢。」一聽到惡夢可能就是症狀,然後開始往創傷後壓力症的方向去了解、去談,急性期大概就是以消除症狀、穩定情緒為主;等到生命狀況穩定,轉入普通病房、進而出院,就進到慢性期。
燒燙傷復健中心成立 王鼎嘉棄深造投入
因為八仙塵爆,627燒燙傷專案管理中心、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相繼成立,並合組一個團隊運作,負責後續的行政、醫療措施。
流程上,每一位八仙傷患到來,都會接受復健科、整形外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營養師循環問診一次,也就是說,團隊的每一個專科,都會接觸到就診的八仙傷患至少一次。
結束台大醫院實習的王鼎嘉,返回成大校園,畢業成績不俗,老師鼓勵他繼續攻讀博士班或是前往國外深造,興趣作研究的王鼎嘉,也有意留在教學醫院繼續從事相關工作,多方考慮中,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創設主任、時任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昀毅適巧熱情邀約,王鼎嘉思量中心草創,也是國內官方第一個燒燙傷團隊(非臨時任務編組),挑戰性高,決定加入團隊運作至今。
多次重建手術與取皮 講白話就是一再砍掉重練
至少和120名、也就是1/4八仙傷患談過的王鼎嘉表示,在慢性期初始,眾多八仙傷友因為傷疤,一再的植皮、復健,最容易被誤解。這時,很多八仙傷友正在接受重建手術,例如關節攣縮的除疤、植皮,通常會取比較好的皮膚如鼠蹊部皮膚填補,一補一取間,造成舊傷未瘉、新傷接踵而來。
這個過程,不是一次就結束,一年平均要動3到4次手術,動一次手術要再復健3、4個月,再動下一次手術,這個循環,講白話就是砍掉重練;造成好不容易復健到可以蹲,可是經過一次手術後,又再重來,心理上的挫折是非常大的。因此,傷友常常受到的誤會是,「你不是開刀了嗎?怎麼還沒好?」。
汙名化 八仙傷患心底最沉重的痛
很多個案更是動右手除疤,但是取左腳的皮膚,等於這兩個的地方都不能動,然後還要忍受很多別人的不了解,如「你不是動手術了嗎?該好了吧?」不然就被講說,「怎麼復健這麼久了,還蹲不下去?」好像被冠上不努力、無能這種稱號。
他們最很痛苦的是,部分社會人士認為,他們就是愛玩才去八仙,這種愛玩的形象,和復健過程遭受的不努力誤解,很容易連結在一起而被「汙名化(Stigmatized)」。
王鼎嘉不由得嘆息說,「八仙傷友對於莫名背負這種不好稱號,感到非常難過,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永遠都沒有被看到,而因汙名化導致憂鬱、與社交焦慮,是八仙傷友常見的心理現象。」
傷前既存心理症狀 傷後爆發是他人的5倍
國外研究發現,個案如果在受傷前就有憂鬱、焦慮的傾向、症狀,他們在傷後發生一樣症狀的是別人的4、5倍。王鼎嘉從八仙塵爆病例觀察說,「非常的準確,以我的八仙病患來說,大概有高達八成是如此。」
王鼎嘉表示,八仙傷患在病前跟家人關係緊張,病後和家人的緊張情況就會被放大,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如生病前跟媽媽處不好,生病後會更糟;原本有人際問題的,傷後會更嚴重;原本個性內向的傷友,反而變得更畏縮,畏縮對心理復原是一個很大的危險因子,因為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是面對和解決,最糟的方法就是迴避策略。
原生家庭糾葛引負面想法 惡性循環將一厥不振
王鼎嘉表示,本來就是父母期待很高的傷友,受傷後會覺得我再也無法達到家人的期待,這個信念只要存在他心裡面,會連帶影響到他復健的動機,自我形成「反正我家人都覺得我不好、我幹嘛做復健、我就擺爛就好」的負面想法。
上述種種心理現象,都會很嚴重的影響到八仙傷友的復健動機,如果再不復健,傷友就會開始厭憎自己,一直負面循環,到最後就一蹶不振;這時就有賴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合作,打破這個負面循環,將傷友重新拉起來。
八仙傷患常見的心理疾患 「焦憂創」
八仙塵爆傷友初期的心理症狀,王鼎嘉表示,最容易出現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等三種心理疾患。
例如患有焦慮症狀的傷友,表現出來的就是很緊張,會發現他們的注意力、焦點一直變動,從旁觀察,會發現他沒有辦法冷靜,一下關心明天復健沒有做完怎麼辦,復健做完之後,是否來得及做下一個等等,根本沒有辦法思考未來,必須先把焦慮的成分去除掉。
優先考量症狀消除 提昇傷友心理安適感
患有創傷後壓力症的一些傷友,會怕火,怕到連開瓦斯爐都怕,影響生活。實務上,會讓他先從想像中的火焰「看火」,進一步看火柴火、蠟燭火,然後站遠遠的看瓦斯爐火,再貼近點燃的瓦斯爐至少5分鐘,以延長暴露治療法,破除刺激物(火)與恐懼之間的連結,讓傷友不再害怕刺激物。
憂鬱症在八仙個案上,則現出失眠、睡太多,或食欲改變,容易想哭,甚至體重改變,不想吃東西的狂瘦,或是壓力大的狂吃。
當他們憂鬱症發作,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會變得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對的,可就是提不起勁去做,好像被黏住,或是陷在沼澤裡,一副自我沉淪模樣,通常會伴隨自殺想法。
因此,王鼎嘉指出,初期診療八仙傷友,會先觀察是否有憂鬱、焦鬱、創傷後壓力症等症狀,症狀的消除是優先考量,也是最基礎的,從而提昇傷友的心理安適感。
小檔案
姓名:王鼎嘉
年齡:34歲
學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成功大學心理系
經歷: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實習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精神科實習臨床心理師
現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臨床心理師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八仙塵爆發生迄今3年有餘,400餘名死傷家屬、受難者提出的團體民事賠償訴訟,仍在一審的士林地方法院民庭緩步審理,今年7月初,總算有一絲突破性進展,正式進入受傷被害人的勞動力減損鑑定攻防。
第一波鑑定出爐3人,包含年紀最小、受傷當時年僅13歲的李峻毅,經台中榮民總醫院鑑定,勞動力減損高達92.28%,代表八仙被害人提出團體訴訟求償的消基會律師團召集人吳榮達當時說,「顯示李峻毅已幾乎完全沒有工作能力。」可見塵爆後,靠著國內團體醫療救活了大部分的傷患,眾多傷友們復健至今看似也都能自由活動了,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
勞動力鑑定未減損 疑塵爆引發精神疾患再鑑定
其餘2人雖鑑定出未損及勞動力,但其中1人,在鑑定過程中,中榮卻發現精神狀況極不穩定,疑與八仙塵爆有關,建議法官另送鑑定,由消基會律師當庭提出聲請。
八仙傷患身體需復健 心理也要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臨床心理師王鼎嘉說,「八仙傷患的心理創傷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有時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們身體需要復健,心理也要,這個過程,臨床上稱為心理復健。
八仙傷患從一開始受傷後,心裡的創傷其實是非常大的,這段過程也需要心理的治療,像身體復健一樣,慢慢、慢慢讓他走回過往的身心正常。」
心理師在實務上,分為臨床心理師與一般常聽聞的諮商心理師,二者存有些許的差別。前者隸屬醫院,專攻病人的精神病理、心理治療,及受司法單位委託,會同精神科醫師一起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衡鑑的精神鑑定;後者主要工作地點則在學校、基金會等機構,協助當事人處理情緒、家庭等一般心理困擾。
加護病房引「焦憂創」 國外臨床心理師早早介入
塵爆當時,正在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實習的王鼎嘉回憶說,「燒傷心理治療這塊很特別,它是跟著病人所接受的身體醫療程序來走,基本上也會區分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病人接受的醫療處遇是先穩定生命跡象,就像當初他們被送到急診室搶救後,再送進加護病房觀察。
在加護病房裡,國外的臨床心理師就會介入,但在台灣,這種觀念尚待改變;因為病人在那時會有很多的震驚,震驚當下,心理上普遍會出現很多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等各種精神症狀。
幻聽到應死在火場 幻想醫護是情報人員
例如部分八仙傷患都會出現幻聽、妄想。幻聽,他們會聽到懲罰式的聲音,像是聽到你就是應該死在這場火災裡面;妄想,則會產生正在被監控,加護病房的攝影機是監視設備,隨時把狀況告訴別人,有的甚至會懷疑醫護人員是情報局派來的。另有些個案會出現思考廣播現象,電視機播映的畫面都是我想的東西。」
王鼎嘉強調,這些情狀,並不代表他們罹患精神病,只是反應出一般人在極度壓力下,產生的各種症狀,很正常;例如把一個人放在一個完全沒有聲音的環境裡面,他也會產生幻聽。
加護病房「熱到爆」 臨床心理師介入心理急救
王鼎嘉表示,一般急救傷患送到台大時,臨床心理師通常不會立刻介入,但因八仙塵爆傷患的傷勢極其嚴重,且人數眾多,台大醫院為減緩傷患的症狀,當時做了一個創舉,在傷患住進加護病房同時,由臨床心理中心一同介入八仙傷患的心理急救。
24小時維持冷房溫度的加護病房,記得有一名八仙傷患,一直向醫護人員反應身體很熱,而且熱到不行,護理師拿電扇對著他吹仍不夠,加放了好幾台,他仍然反應很熱,病房人員就查覺到,這應該是心理問題。
深呼吸 吹出焦慮的熱氣
當時臨床心理中心介入的方法就是,使用想像式的放鬆治療,由資深臨床心理師向這名傷患說,「我明白你感覺到現在很熱,你有沒有感覺身體有很多熱氣在裡面,你跟著我一起想像,我們把熱氣一起吹出來好不好?」請這名傷患深呼吸,用嘴巴把熱氣吹出來,用想像式的放鬆治療,結合腹式呼吸進行治療。
臨床心理師發現,這名傷患是焦慮現象導致,使用上述方法,傷患會慢慢感覺有一股熱氣被這樣帶出來,增進心理上的安定感,這名傷患的熱氣就這樣解除了。
恐慌的情緒會蔓延 快速心理治療穩定局面
王鼎嘉指出,急性期因為傷患狀況嚴重,且擔心感染,臨床心理師不會做到深度訪談,通常做的是快速心理治療(短期心理治療),包含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使用安、靜、能、繫、望等五大口訣。
心理急救主要是讓病人從創傷裡面重新穩定下來,例如當年九二一大地震,很多災民當時是非常恐慌的,那種恐慌的情緒是會蔓延的,而且會讓心理狀況變得很糟糕,心理急救的目的,就是用安、靜、能、繫、望的技巧,讓病人重新感到平靜,這樣他們才能接受醫療人員的幫忙。
心理急救五口訣 安、靜、能、繫、望
王進一步解釋,「安,就是讓病人感到安全;很多八仙傷患進到病房都感到害怕,因為他們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另外,有很多人因為神經燒死了,感覺不到痛,甚至還有很多傷友是受傷後回頭去救援,救到後來連皮都被烤熟了,自己都不覺得痛,後然突然暈倒在地。
這些人一清醒,發現全身被插滿管子,連動都不能動躺在病床上,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安,就是讓他知道你在哪裡、周遭有誰。靜,就是讓他感到冷靜、鎮定。
能,是賦能,人在很脆弱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糟糕,感覺無法違抗現況,當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他的求生意志會掉到很低,臨床心理師這時候必須使用一些技巧,重新提升他的自我效能。例如他是一位老師,告訴他學生正在等你回去,讓他重新感覺到,他還是有效能、要活下去。
繫,加護病房是隔離的,他們大部分時間只能看到他自己和醫護人員,臨床心理師要重新聯繫他跟外界的管道。望,就是給予希望。」
臨床心理師問診 聊天見真章
對於傷患處於何種症狀,王鼎嘉表示,有的經由醫師、護理師反應,或把握每天巡床的短暫閒聊發現,或是觀察他的肢體動作查覺;臨床心理師在問診的時候比較會有技巧,如同聊天一般,閒聊中看他的個性、症狀。
例如,一句「睡得好嗎?」八仙傷患如果回說「睡得不好,會做惡夢。」一聽到惡夢可能就是症狀,然後開始往創傷後壓力症的方向去了解、去談,急性期大概就是以消除症狀、穩定情緒為主;等到生命狀況穩定,轉入普通病房、進而出院,就進到慢性期。
燒燙傷復健中心成立 王鼎嘉棄深造投入
因為八仙塵爆,627燒燙傷專案管理中心、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相繼成立,並合組一個團隊運作,負責後續的行政、醫療措施。
流程上,每一位八仙傷患到來,都會接受復健科、整形外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社工師、營養師循環問診一次,也就是說,團隊的每一個專科,都會接觸到就診的八仙傷患至少一次。
結束台大醫院實習的王鼎嘉,返回成大校園,畢業成績不俗,老師鼓勵他繼續攻讀博士班或是前往國外深造,興趣作研究的王鼎嘉,也有意留在教學醫院繼續從事相關工作,多方考慮中,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創設主任、時任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昀毅適巧熱情邀約,王鼎嘉思量中心草創,也是國內官方第一個燒燙傷團隊(非臨時任務編組),挑戰性高,決定加入團隊運作至今。
多次重建手術與取皮 講白話就是一再砍掉重練
至少和120名、也就是1/4八仙傷患談過的王鼎嘉表示,在慢性期初始,眾多八仙傷友因為傷疤,一再的植皮、復健,最容易被誤解。這時,很多八仙傷友正在接受重建手術,例如關節攣縮的除疤、植皮,通常會取比較好的皮膚如鼠蹊部皮膚填補,一補一取間,造成舊傷未瘉、新傷接踵而來。
這個過程,不是一次就結束,一年平均要動3到4次手術,動一次手術要再復健3、4個月,再動下一次手術,這個循環,講白話就是砍掉重練;造成好不容易復健到可以蹲,可是經過一次手術後,又再重來,心理上的挫折是非常大的。因此,傷友常常受到的誤會是,「你不是開刀了嗎?怎麼還沒好?」。
汙名化 八仙傷患心底最沉重的痛
很多個案更是動右手除疤,但是取左腳的皮膚,等於這兩個的地方都不能動,然後還要忍受很多別人的不了解,如「你不是動手術了嗎?該好了吧?」不然就被講說,「怎麼復健這麼久了,還蹲不下去?」好像被冠上不努力、無能這種稱號。
他們最很痛苦的是,部分社會人士認為,他們就是愛玩才去八仙,這種愛玩的形象,和復健過程遭受的不努力誤解,很容易連結在一起而被「汙名化(Stigmatized)」。
王鼎嘉不由得嘆息說,「八仙傷友對於莫名背負這種不好稱號,感到非常難過,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永遠都沒有被看到,而因汙名化導致憂鬱、與社交焦慮,是八仙傷友常見的心理現象。」
傷前既存心理症狀 傷後爆發是他人的5倍
國外研究發現,個案如果在受傷前就有憂鬱、焦慮的傾向、症狀,他們在傷後發生一樣症狀的是別人的4、5倍。王鼎嘉從八仙塵爆病例觀察說,「非常的準確,以我的八仙病患來說,大概有高達八成是如此。」
王鼎嘉表示,八仙傷患在病前跟家人關係緊張,病後和家人的緊張情況就會被放大,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如生病前跟媽媽處不好,生病後會更糟;原本有人際問題的,傷後會更嚴重;原本個性內向的傷友,反而變得更畏縮,畏縮對心理復原是一個很大的危險因子,因為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是面對和解決,最糟的方法就是迴避策略。
原生家庭糾葛引負面想法 惡性循環將一厥不振
王鼎嘉表示,本來就是父母期待很高的傷友,受傷後會覺得我再也無法達到家人的期待,這個信念只要存在他心裡面,會連帶影響到他復健的動機,自我形成「反正我家人都覺得我不好、我幹嘛做復健、我就擺爛就好」的負面想法。
上述種種心理現象,都會很嚴重的影響到八仙傷友的復健動機,如果再不復健,傷友就會開始厭憎自己,一直負面循環,到最後就一蹶不振;這時就有賴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合作,打破這個負面循環,將傷友重新拉起來。
八仙傷患常見的心理疾患 「焦憂創」
八仙塵爆傷友初期的心理症狀,王鼎嘉表示,最容易出現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焦慮等三種心理疾患。
例如患有焦慮症狀的傷友,表現出來的就是很緊張,會發現他們的注意力、焦點一直變動,從旁觀察,會發現他沒有辦法冷靜,一下關心明天復健沒有做完怎麼辦,復健做完之後,是否來得及做下一個等等,根本沒有辦法思考未來,必須先把焦慮的成分去除掉。
優先考量症狀消除 提昇傷友心理安適感
患有創傷後壓力症的一些傷友,會怕火,怕到連開瓦斯爐都怕,影響生活。實務上,會讓他先從想像中的火焰「看火」,進一步看火柴火、蠟燭火,然後站遠遠的看瓦斯爐火,再貼近點燃的瓦斯爐至少5分鐘,以延長暴露治療法,破除刺激物(火)與恐懼之間的連結,讓傷友不再害怕刺激物。
憂鬱症在八仙個案上,則現出失眠、睡太多,或食欲改變,容易想哭,甚至體重改變,不想吃東西的狂瘦,或是壓力大的狂吃。
當他們憂鬱症發作,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會變得知道很多事情都是對的,可就是提不起勁去做,好像被黏住,或是陷在沼澤裡,一副自我沉淪模樣,通常會伴隨自殺想法。
因此,王鼎嘉指出,初期診療八仙傷友,會先觀察是否有憂鬱、焦鬱、創傷後壓力症等症狀,症狀的消除是優先考量,也是最基礎的,從而提昇傷友的心理安適感。
小檔案
姓名:王鼎嘉
年齡:34歲
學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
成功大學心理系
經歷: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實習臨床心理師
成大醫院精神科實習臨床心理師
現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燒燙傷復健暨急性後期照護中心臨床心理師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